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花卉園林 > 綜合報導

福建參展特色花卉簡介


資料來源:花卉世界網站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福建參展特色花卉簡介
一、馳名中外的漳州水仙

  中國水仙花,是世界水仙家族約30種中多花水仙類的一個變種,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馳名中外的漳州水仙,享有"水中仙子"、"淩波仙子"等美名。常見的有"金盞銀台"、"玉玲瓏"兩個品種,是福建的省花。寒冬臘月,水仙葉、花、香俱佳,全憑風露發幽妍,其天生麗質、淡妝素雅、不妖不冶、清香誘人,一直被人們視為驅邪除歲的吉祥花和喜迎新春的報春花。經水仙雕刻師在"奇"(構圖新穎)、"精"(形象相似)、"巧"(烘托有方)上下功夫,將呈現"迎春花籃"、"玉壺生津"、"金雞報曉"等等,堪稱中國一絕的藝術珍品。


  福建培植水仙花,據考始于明朝景泰年間(西元1450年左右),距今已有550餘年歷史。新中國成立以後,水仙種植面積從初期的1000多畝,如今發展到7700多畝,成為中國著名的主要的水仙花栽培基地。同時,正推進週年供花的科研成果,以擴大市場需求,推動水仙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二、飲譽古今的八閩建蘭

  蘭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以"國香"飲譽古今,被譽為"花中君子"、"幽谷佳人"。福(史稱八閩)蘭科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60屬、百餘種及許多變種。建蘭,雖廣布閩、粵、桂等省,但以閩產品種最多,品質最優,故以得名。如魚魷蘭、龍岩素、上杭素、永福素、鐵骨素、大鳳尾素等,都有千餘年的栽培史,第一部蘭花專著--宋代趙時庚的《金漳蘭譜》足以證明。

  建蘭,不僅以其獨特的香、色、姿、韻深受國人青睞,而且,被視為和平友好的象徵,早在秦朝就傳入日本,種於浚河邊,又名"浚河蘭",1780年,亦作為友好使者送往英倫三島。改革開放以來,建蘭作為福建花卉的省級特色產品,已於2000年11月在龍岩市上杭縣組建了《中國蘭協建蘭樣品園》,首批經鑒定的有128個品種,還在連城、南靖等地建成建蘭的專業化生產基地,連城縣蘭花開發公司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協評定為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產品暢銷海內外,已成為福建出口創匯花卉的主要品牌產品之一。

三、當今流行的西洋杜鵑

  西洋杜鵑指來自荷蘭、比利時的西鵑,是杜鵑花中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類。它植株矮壯,樹冠緊密,花朵重瓣碩大,花色絢麗多彩,且極適於室內擺設觀賞。當今世界,西洋杜鵑成為時尚、流行的盆花品種,在現代小盆花中居主體位置。在中國,西鵑盆花同樣惹人喜愛,過去主要靠進口,如今國產唱主角,成為年宵盆花中上市量最大,進入千家萬戶最多的花卉之一。

  福建以漳平市永福鎮為主的西鵑盆花生產基地,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協評定為"中國杜鵑花之鄉"。該鎮花卉界敢與洋花比高低,發揮低緯度、高海拔的自然優勢,加大科技興花力度,實現專業化規模生產,在優質、高產、低成本、增效益上下功夫,為實現世界名花國產化作出了貢獻。據中國花卉報2000年至2001年的"年宵花報道,福建永福、遼寧丹東、江蘇宜興三大西鵑盆花生產基地,共上市1300萬盆,永福上市達800萬盆,占61.54%。


四、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

  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是指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貯水很多的一類植物,如今被認定的有50多科一萬餘種。其中的仙人掌科植物具有刺座,種類最多,觀賞性最強,佔有特殊地位。

  福建引種仙人掌與多肉植物,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30至40年代後達到高峰,如今已擁有23科1230多個品種。廈門植物園在全國性花卉、園林博覽會及昆明世博會上的展示,屢獲殊榮。以生產這一類植物為主的福州繽紛園藝有限公司,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協授予"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如今在我省的漳州、福州已分別形成千畝左右的產業化生產基地。

  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由於夜間能吸碳吐氧,淨化室內空氣,有益人體健康;可以任意組合盆栽,滿足人們求新求異心理;且耐乾旱,易管理,價位適中,消費得起,因而產品深受人們青睞。目前,國際市場需求量很大,它體積小,耐貯運,亦是最有前途的出口花卉產品之一。


五、獨創一格的榕樹盆景

  榕樹,具有莊嚴穩重、頑強進取、意氣昂揚的形象風格,一冠蓋三畝,長壽逾千年。在中國自然繁衍始於唐朝之前,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淵源。福建多榕樹,福州是白榕樹的分佈中心,又稱榕城。在閩南一帶,"榕"與"情"諧音,榕象徵著情,大陸和臺灣人民都愛榕、崇榕、植榕,把海峽兩岸人民的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榕樹盆景,源於北宋,盛於清朝,精於近代。造型自然,日趨創新,它以根蔓美、氣根美、塊根美著稱於世。泉州享有"榕景獨傳"的美稱,經幾代人精心塑造的"鳳舞"佳品,繼1985年獲全國盆景大獎賽特等獎之後,又在99昆明世博會上獲得大獎。漳州市榕樁盆景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經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花卉界著名專家陳俊愉教授為主的胡運驊、趙慶泉、胡樂國等全國盆藝專家評審,一致肯定是"創造了一套特有的榕樹盆景快速成型的技法,其對根盆的調整、塑造,枝幹的蓄養,薯塊的培育和葉片的控制等,都有獨到之處","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已成為中國盆景的一朵奇葩"。

  福建,榕數盆景的生產,遍佈全省各地。尤以漳州為最,榕景及樁胚已達2億盆(株)左右,年產值上億元,產品出口荷蘭、韓國及東南亞各國,年創匯約200多萬美元。


六、動態的花--名貴金魚

  金魚作為"水中花卉業",被譽為動態的花。福建名貴金魚,相對集中在福州地區,現有金魚場50多家。它養殖歷史悠久,有非常豐富的養殖經驗,養殖數量居全國北京、蘇杭、福州三大金魚產區之首,年產值400多萬元。所產金魚,遠銷世界五大洲,出口海外約占60-70%。福建金魚,品種資源豐富,在全國46個品系、315個品種中,擁有295個品種,約占82%。由於品種純正、健壯豔美,有18個品種多次獲全國大獎,"熊貓"、"蝶尾"系列分別在第二、三屆中國花博會上獲唯一的一等獎。近幾年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的金魚專家,採用地熱冬繁、輻射誘變和多倍體生物工程等現代科技,培育出"牡丹仙子"、"櫻花尾琉金"等珍稀品種,推動金魚產業持續發展。


七、中華藝術奇葩--根藝

  根藝之寶,寶在天然。它既是一種造型藝術,又是一種發現藝術。那栩栩如生的動態,那惟妙惟肖的神奇,那搖曳多姿的構圖,使你在讚歎根藝藝術家獨到精巧的構思的同時,又不得不感慨神奇的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根藝不愧為中國藝術園地中的一株風韻別致的奇葩。

  福建根藝事業,人才輩出,高深的造詣,創作出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根藝作品,在全國根藝展評或大賽中,榮獲不少金獎,其中的一些珍品,為海外收藏所珍藏。尤其是作為發現藝術的福建根藝大師--屠一道先生,其根藝作品享譽全國,聲播海外,同時,把無數珍品無償獻給國家,如今已在福建福州,江蘇無錫、常州,湖北江陵設立"屠一道根藝珍藏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