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生活百科 > 生活智慧

種質資源庫 菊芋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如同沙漠裏看到了綠洲,大連農民姜吉禹的研究成果讓內蒙古農牧民看到了希望--他們種植的菊芋正在乾旱的科爾沁近萬畝沙地和沙丘上頑強地生長著,並已形成植被。

  這種種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被治沙專家稱為目前"治理沙漠成本低、見效快的最佳方法"。他們認為用菊芋這種生態經濟型植物治理沙漠,不僅能治沙固沙,而且因其具備沙地產業化經營發展潛力,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發明人姜吉禹,是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長城鎮長嶺子村一位60歲的普通農民。1996年他先是在沙漠上種野蒺藜、蒼術等植物,效果都不好,最終他選中了菊芋。他將菊芋分別種植在沙丘、排碴場、瘠薄石礫地以及垃圾場上,並類比沙漠進行試驗,1997年取得初步成功。

  1999年4月,姜吉禹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他無償提供種子,在1000畝沙漠地上進行試驗,又獲得成功。就在這年春天,姜吉禹還與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鄉政府合作,種植菊芋2420畝,作為菊芋繁育基地。2000年10月,奈曼旗白葦穿沙公路工程指揮部又劃出一萬畝沙丘地,提供給姜吉禹所在的大連旅順姜吉禹菊芋農場,準備建立一個萬畝規模的菊芋防沙帶。

  姜吉禹的成果引起治沙專家的注意。去年春天,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引進了姜吉禹培育的菊芋種子,並按其專利"種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在沙漠治理示範區~科爾沁沙地的流動沙丘上種植了400餘畝。結果讓專家們欣喜不已:"儘管去年特殊乾旱,降雨量極少,加之高溫,整個農作物都深受其害,但在沙漠上,已種植的菊芋長勢非常好。扒開沙面,菊芋的地下根系密密麻麻地伸入沙下,挖到1米深還能用肉眼看到菊芋的根系,並開始結實,達到固沙、治沙、改變沙漠的生態效果。"

  菊芋俗稱洋薑,原產於北美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僅耐寒,而且耐旱、抗風沙、無病蟲害,繁殖力極強,每年成倍增長。 菊芋還是一種難得的生態經濟型植物,每畝地可產塊莖1500公斤左右,在不影響固沙的情況下從第三年起就可進行適當收穫。它的塊莖可以食用,又可進行深加工,製成澱粉、菊糖、食品添加劑、酒精、保健品等。菊芋的葉和莖稈則可做飼料。因此,菊芋在治沙、固沙的同時,還具有很大開發利用價值,特別適合開展沙地產業化經營。

  據介紹,菊芋治沙投資低,每畝地僅需四五十元人民幣,再加上生態效果明顯,經濟效益可觀。目前,姜吉禹已在大連的莊河、北京房山等地建立了3000多畝的種子繁育基地。國家林業局還將此專案列入2001年林業治沙貼息貸款專案,遼寧省政府也準備在全省推廣這個專案。
《農民日報》


中國農業信息網 提供http://www.agri.org.cn/
兩岸農業商務網 彙編http://www.2to1agri.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