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兒童常見病家庭護理

什麼是濕疹?怎樣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濕疹又稱濕疹性皮炎。它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濕疹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大多發生在生後2-3月,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兩頰、前額及頭部,可蔓延至頜、頸、肩、臂,甚至擴及全身。皮疹形態不一,白紅斑、丘疹、皰疹以及滲液、結痂和脫屑,均以瘙癢及復發為特點。濕疹僅侵及表皮,治癒後不留瘢痕。

  急性期可用2%-3%硼酸水或0.1克黃蓮素片放200-400克毫升水中,用紗布疊為四層浸濕,稍擠乾後敷於患處,每隔10-15分鐘更換(不讓其乾)每日3-4次,每次敷1小時;急性期可塗氧化鋅油、爐甘石洗劑;慢性期可塗10%-30%黑豆餾油膏、煤焦油糊膏、矽霜等。

  加強飲食管理,避免給患兒餵食過量食物,保證正常消化。如疑有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牛奶使其蛋白變性,減少致敏物。必要時可用羊奶或豆漿代替牛奶。如懷疑蛋白過敏可單給蛋黃,餵線乳的母親可暫停吃雞蛋。小兒的食物應少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忌食辛辣、魚腥、刺激性食物。

  避免患處局部刺激,忌用熱水洗及肥皂水洗患處,可用棉花或紗布蘸花生油、石蠟油擦洗。為防止瘙癢時小兒用手抓患處而繼發感染,應剪短指甲,亦可給小兒戴手套。睡覺時將小兒的手用軟布係在床上或用硬紙板和繃帶將關節固定起來,以免抓傷局部皮膚造成感染。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