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驗方集錦

一貫煎新用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一貫煎由生地、枸杞子、沙參、麥冬、當歸、川楝子組成,方中生地滋養肝腎陰血為主,麥冬、沙參、枸杞子、當歸滋陰養血、生津柔肝為輔,少量川楝子疏鬱清熱為佐,合而成方,具有滋陰疏肝、解鬱通絡之功。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一貫煎有止痛、鎮靜、清熱、止咳、祛痰等作用,因此可以用於治多種疾病。舉例如下:
  
一、慢性肝炎
  適用於陰虛肝鬱型,常見脅部疼痛,頭目眩暈,舌紅乏津少苔,脈細數。如兼瘀血,方中當歸改歸尾,加三七粉(沖服)、乳香、沒藥;如齒衄加白茅根、側柏葉;脘腹脹滿加生麥芽、焦三仙、炒枳殼;失眠重者加炒棗仁、生牡蠣;口苦口乾加酒炒黃蓮、石斛;轉氨酶高或持續不降加北五味子、龍膽草,伴脾腫大加龞甲、丹參。肝硬化及其他肝病後期屬肝陰虛者也可使用。
  
二、胃病
  胃潰瘍屬胃陰不足者,常胃脘灼痛,嘈雜如饑,虛煩失眠,舌光紅少苔,脈弦細,應滋陰養胃,可用本方加減。胃酸過多如烏賊骨、煆瓦楞;兼有瘀血者當歸改歸尾,加桃仁、紅花,脘腹脹滿加生麥芽、炒枳殼、木香;口苦加酒炒黃連;氣逆上攻加代赫石、法半夏、旋複花。本方加烏梅、白花蛇舌草也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等。
  
三、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患者有陰虛肝鬱的見症,可用本方滋陰疏鬱。如失眠加丹參、棗仁、柏子仁;失眠伴有心悸加黃連、肉桂,遺精滑泄加生龍骨、生牡蠣;心煩易怒加合歡花、石菖蒲;如伴梅核氣加川厚樸、法半夏。
  
四、月經病
  婦女陰血虧虛,內有鬱熱,常見月經或前或後,或閉經,兼見手足煩熱,口苦口乾,心煩易怒,脅腹脹痛,舌紅少苔,脈弦細,可以本方治療。舌有瘀斑,脈兼澀象者加桃仁、紅花、丹參,重者加水蛭;手足煩熱、盜汗加地骨皮、丹皮;脘腹脹滿加麥芽、制香附;失眠重加炒棗仁、丹參。
  
五、高血壓
  此病在某一階段,可為陰虛肝鬱,臨床見頭暈目眩,口乾口苦,急躁易怒,耳鳴失眠,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等,可用本方治療。眩暈重加鈎藤、石決明;腎虛腰痛,脈弱加桑寄生、杜仲;兩眼乾澀紅赤加草決明、夏枯草、菊花;口乾苦加黃芩、酒炒黃連、石斛;失眠重加合歡花、炒棗仁。
  
六、肺結核
  肺結核見咳嗽無痰,或痰少,或痰中帶血,胸脅脹痛,潮熱盜汗,咽乾口燥,失眠多夢,舌紅苔少者,脈弦細而數,此屬肺腎陰虧、肝鬱不暢,可以本方加減。痰少黃燥者減枸杞子,加川貝、膽星、竹瀝;食少腹脹加麥芽、雞內金、焦穀芽;痰中帶血或咯血,加白芨、阿膠、三七粉;煩熱口渴加生石膏(熱減即去)、天花粉;盜汗重者加麻黃根、浮小麥;肺有空洞加白芨、冬蟲夏草、百合。
  
七、中心性視網膜炎
  若為陰血不足、肝鬱不暢者,可用本方加蜜蒙花、白芍、草決明、郁金等,一般服10~15劑後病情有改善,應連服1~2個月。
  
八、婦科腫瘤放療後乾澀症
  婦女宮頸癌、陰道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後出現陰道乾澀、疼痛,可用本方加棗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丹參等進行治療。對其他腫瘤放射治療後出現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食欲不振等陰虛表現,亦有療效。

(徐 偉/中國中醫藥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