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種植養殖

光照度對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光照度對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1)光照度對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在植物生態學上通常根據植物對光的不同要求,分為陽性植物、陰性植物及耐陰植物三大類:
  
1)陽性植物
  是在強光環境中才能生長健壯,在蔭蔽和弱光條件下生長發育不良的植物。如甘草、黃耆、白朮、芍藥、地黃、洋地黃、連翹、決明子、北沙參、紅花、薄荷等。

2)陰性植物
  是在較弱的光照條件下比在強光下生長良好的植物。但這並不是說,陰性植物對光照度的要求是越弱越好,因為當光照過弱,達不到陰性植物的補償點時,它也不能得到正常的生長,所以陰性植物要求較弱的光也僅僅是相對於陽性植物而言。陰性植物多生長在潮濕、背陰的地方或者生於密林內,如連錢草、人參、半夏、細辛、天南星、黃連等。

3)耐陰植物
  是介於上兩類之間的植物。這類植物在全日照下生長最好,但也能忍耐適度的蔭蔽,或是在生育期間需要較輕度的遮蔭。如黨參、黃精、肉桂、款冬、垂盆草等。

  但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光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厚朴、杜仲等木本植物,幼苗期也需遮蔭,怕強光。黨參幼苗喜陰,成株則喜陽。黃連雖為陰性植物,生長不同階段,耐陰程度都不同,幼苗期最耐陰,但栽後第四年則可除去遮蔭物,在強光下生長,利於根部生長。一般情況下,植物在開花結實階段或塊莖等貯藏器官形成階段,需要較多的養分,對光的要求也更高。了解植物對光照度的生態類型,在藥用植物合理栽培、間作套種、引種馴化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2)光周期的作用
  植物的光周期現象是指日照的長短對於植物的生長發育的反應,是植物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僅影響到花芽分化、開花、結實、分枝習性,甚至一些地下貯藏器官如塊根、塊莖、鱗莖的形成也受光周期的影響。這裡所謂的光周期,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論日照時數,而不是實際有陽光的時數。前者與地區的緯度有關,後者則與降雨及雲霧多少有關。緯度越高(北半球是越向北方)夏季日照越長,而冬季日照越短。

  一般把植物對光周期的反應分為三類:
1)長日照植物
  長日照植物是指只有當日照長度超過它的臨界日長時才能開花的植物。如果它們所需要的臨界日長時數不足,植物則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不能形成花芽。如牛蒡、鳳仙花、除蟲菊、紅花等。

2)短日照植物
  日照長度只有短於其所要求的臨界日長,或者說暗期超過一定時數才能開花。如菊花、龍膽等。

3)中間型植物
  這類植物的開花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較小,只要其它條件合適,在不同的日照長度下都能開花,如蒲公英。

  了解植物對日照長度的生態類型,對於植物的引種工作極為重要。如短日照植物由南向北引種時,往往出現生長期延長,發育推遲的現象;短日照植物在由北向南引種時,則往往出現生育期縮短,發育提前。而長日照植物由南向北引種時,發育提前;由北向南引種時,則發育延遲,甚至不能開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