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驗方集錦

治陰囊濕疹 有簡便療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陰囊濕疹,中醫稱為“腎囊風”或“繡球風”。此病大多與接觸毛紡織品、花粉、肥皂、染料、某些粉塵有關,也有部分患者是由食物過敏或腸道寄生蟲感染所致。急性期,表現為陰囊部皮膚潮紅,可有丘疹、水皰、糜爛、滲出。慢性患者皮膚浸潤肥厚,色素沈著或減退,皺如苔癬,形似繡球,最為突出的症狀是奇癢難忍。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於患者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傷脾,濕熱內蘊,加之外感風毒邪氣相搏於皮膚所致。陰囊濕疹急性發作後若不及時治療,常可轉成慢性反覆發作,劇烈瘙癢,實在令人煩惱。現介紹幾則中藥內服外治簡易方,患者不妨一試。

  ▲取龍膽草、黃芩各10克,黃柏、山梔、車前草、白蘚皮、連翹、海桐皮各15克,銀花、滑石(包煎)各30克,水煎服,每天2次,每日1劑。本方具有清熱燥濕止癢之功效,適用於急性陰囊濕疹。

  ▲取當歸、白芍、胡麻仁、苦參、蒼朮各15克,蟬蛻、防風各10克,生地、萆、滑石(包煎)各20克,白蘚皮25克,水煎服,每天2次,每日1劑。本方具有養血潤燥,祛風止癢之功效,適用於慢性陰囊濕疹。

  ▲取黃花蒿50克,紫蘇25克,艾葉25克,冰片5克,將前三味藥加水適量煎煮,取藥液500毫升,再加入研細的冰片混勻備用。每日用紗布塊蘸藥液濕敷患處30分鐘,再用此藥液外搽患處4次。本方具有清熱祛風,除濕止癢之功效,適用於陰囊濕疹。

  ▲取蛇床子50克,苦參、明礬、威靈仙、五倍子、艾葉各15克,地膚子、黃柏各20克,白蘚皮、透骨草各30克,冰片10克,水煎取汁1000毫升,早晚熏洗患處,每日1劑。本方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功效,適用於急、慢性陰囊濕疹。

  ▲取苦參30克,生大黃30克,紫背浮萍30克,川椒9克,薄荷30克,煆枯礬9克,滑石60克。將前4味藥加清水2500毫升,煎取1500毫升,藥液熏洗患處,再將薄荷、枯礬、滑石研成細末撲患處,每天3次。適用於急、慢性陰囊濕疹。

  ▲取青黛、黃柏、滑石、硫黃、密陀僧各30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加香油調成糊狀,塗搽患處,每天3次,適用於慢性陰囊濕疹。

  ▲取大黃30克,黃柏30克,青黛、滑石、兒茶、五倍子各15克,煆龍骨、煆牡蠣各20克,輕粉10克,爐甘石10克,冰片5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拭乾後,取本散適量,用蓖麻油調勻塗搽患處,每天3次,適用於急、慢性陰囊濕疹。

  另外,陰囊濕疹患者在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的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穿全棉內褲,並勤換勤洗,儘量避免對局部皮損的搔抓和肥皂擦洗;在飲食方面還應避免吃魚蝦、辣椒、酒類等易引起過敏及刺激性食物。

(胡松、李萍/健康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