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走俏,拓展種苗市場,繁育處於重要地位。蘆薈雖然也能開花結籽,但除了培育新品種,進行人工雜交,有性繁殖外,一般都採用扡插繁殖(也就是無性繁殖)。有條件的則可借助一定的設施和技術,進行組織培養,以加快種苗產出速度,成倍提高育苗效益。但就一般的種植場(戶)而言,通常主要依靠無性繁殖。因為無性繁殖簡單易行,品質優良。
其主要方法如下:
1、插枝法插枝繁殖時,從莖的中央切斷,把要埋入泥土中的五六釐米之處的葉子剝落,把枝幹倒掛在陰涼通風處約一個星期,讓其乾燥,這樣,莖中的荷爾蒙便會集中在切口處,促進迅速發根;而如果在切口尚未乾燥的時候就匆忙插條的話,會使發根推遲或根部腐爛,所以必須使其乾燥。乾燥之後,即入土栽植;如株幹短、重不易固定,可在切口上方16.6~20毫米處用牙籤釘個十字,或捆在一截木棍上栽植,以使莖部較易固定。根部沒有長出之前,蘆薈會出現葉子變黃、乾枯等現象,這是發根前的前兆和正常現象,不必擔心。需特別強調的是,插枝種植之後,不可立即澆水,它只需土中濕氣,即可使根部發芽;澆水需在根部長出之後進行,大體需要一個月左右。在這之前,蘆薈要放在沒有風或雨並較為溫暖的地方促其萌芽。
2、分株法
當蘆薈新芽長了枝條時,便可採取分枝繁殖法。這種分株法是所有方法中最簡單、最實際的方法。具體操作辦法是:把蘆薈由泥土中拔出,將泥土拍落,將幼苗和母體切離,細苗移至新缽種植,一個月後才可澆水;澆水時,數量不可過多,過量了會造成爛根。另需特別提醒的是,蘆薈分株繁殖時間以春秋兩季最為適宜。氣溫在20~25℃時,發根速度快,緩苗時間短,成活率較高。在低溫、多濕的情況下,也會引起傷口腐爛蔓延,影響幼苗正常緩苗和生長。
3、插芽法
蘆薈生命力強盛,只要用法得當,插芽也能長成。插芽辦法是:在良好的天氣裏,剪下5~10釐米小芽,把小芽晾在陰晾處,直到小芽切口乾燥為止,晾乾時間約為三天至一星期。如果切口未乾便入土中,它便無法長出根來,插芽就會失敗。當小芽切口乾後,在泥土中捅個小洞,將幼苗插入,一星期後再澆水。為便於加強對扡插蘆薈苗的早期管理,提供高質量的蘆薈種苗,可能的情況下,可單獨設立一塊蘆薈種苗圃,等無性繁殖的蘆薈種苗培育成壯苗以後,再帶土移入盆內,作室內盆景觀賞或在大田進行培植。這樣,可以確保一次移栽成活,提高蘆薈繁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