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清心潤肺的麥門冬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麥門冬又稱麥冬或寸冬,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階草的塊根,其性微寒、味甘,具潤肺養陰、益胃生津的功效,中醫常用於熱病傷陰、肺痿、肺癰、咯血、燥咳等症。如《本草正義》稱,“其味大甘,膏脂濃鬱,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陰液漸枯,及熱病傷陰,病後虛羸、津液未復,或炎暑燥津,短氣倦怠,秋燥迫人,肺胃液耗等證,麥冬寒潤,補陰解渴,皆為必用之藥”。

  麥冬的化學成分中含沿階草甙等多種甾體皂甙,以及β-穀甾醇、氨基酸、葡萄糖和維生素A樣物質。藥理研究發現,麥冬注射液有對抗實驗性心肌梗死和顯著的耐缺氧作用;以麥冬為主藥的生脈散有強心、對抗革蘭氏陰性桿菌內毒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擴張冠狀動脈和抗休克等作用,近年來在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麥冬與人參、五味子組成的復心生脈散,更是功效卓著。其他方面麥冬的臨床應用範圍也很廣,且深得醫家的喜愛,現舉數例如下。
一、治竇性心動過緩 麥冬35%,附子32%,紅參、乾薑、淡吳萸各11%,共研為粉末,每日3次,每次9g,口服。服用後有增加心率的作用。

二、治咽喉腫痛 麥冬、膨大海各6g,水浸代茶飲。慢性咽炎可用麥冬、玄參各9g,威靈仙15g,生甘草4.5g,水煎服。

三、防暑清熱 可用於暑熱所致陰虧津傷、心煩口渴等症,能強心利尿、抗菌,明顯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著名的沙參麥冬飲即是用麥冬、北沙參、太子參、西瓜翠衣、蘆根、五味子,水煎服,有補氣養陰、生津止渴功效,適用於暑熱汗出過多,心煩口乾、心慌氣短等症。用麥冬、地骨皮、淡竹葉各10g,水煎服,可用於五心煩熱、口渴多汗者。用麥冬、山楂、麥芽各1530g,水煎服,有開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適用於中老年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四、治秋燥咳嗽 麥冬30g,煎湯取汁,以粳米100g煮粥,待粥半熟,加入麥冬汁和冰糖適量同煮,熟後作早點服食,有潤肺、養胃、清心功效、,適用於老年人肺燥咳嗽、痰中帶血、咽幹口燥及熱病傷津等症。

五、熱病後期調理 口渴、便秘者,可用麥冬、玄參各9g,生地15g,天花粉12g,水煎服。

六、治小兒疳積 取小米400g鋪於鐵鍋內,麥冬500g攤於米上,加水超過麥冬1cm許,文火加熱,用棒輕輕攪拌,至水乾小米成糊狀粘於鍋底,即可應用。兩歲小兒每天煎服34次,20天用完,有良效。

七、治齒齦出血 宋代文豪蘇東坡親擬的“麥門冬湯”一直沿用至今。處方是﹕麥門冬、茯苓各3g,人參2.4g,主治齒縫出血。今人用麥冬、地骨皮各15g,水煎兩次共約300ml,貯於有蓋茶杯內,不時口含少量,然後輕輕漱口吐出,對齒齦易出血,伴紅腫、口苦或熱臭等症,效果良好。
注:摘自农村医药报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