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是麻黃科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植物草麻黃的乾燥草質莖。同科植物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莖也供藥用。麻黃的根部,叫麻黃根,也可入藥。
[功用簡說]
麻黃具有發汗、宣肺平喘及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因感受風寒引起的怕冷、發熱、無汗或兼有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又可應用於咳嗽氣急、哮喘、胸部感到悶塞或喉癢咳嗽緊迫、咯痰不爽及風疹塊(蕁麻疹)等症。
麻黃用以宣肺平喘時往往用蜂蜜拌炒,叫蜜炙麻黃,簡稱炙麻黃。用蜂蜜拌炒的用意是:一方面可減少麻黃發汗的作用;一方面蜂蜜本身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麻黃具有發汗作用,故在體弱出虛汗的時候,不宜使用。
麻黃根有止汗作用,與莖部功效相反,可用來治療自汗、盜汗、產後後虛汗等症。
[一般用量]
麻黃用1.5-9克,麻黃根用4.5-9克,煎服。
1.白天醒時出虛汗叫自汗,晚上睡覺時出虛叫盜汗。
2.麻黃中含有麻黃鹼,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解除支氣管痙攣,所以能治哮喘;但它又有收縮血管、使血壓上升的作用,所以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
3.麻黃鹼能興奮中樞神經,又對膀胱括約肌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故可用於夜間遺尿及膀胱括約肌無力、小便失禁的病人。但對於某些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有時可引起排尿困難,導致尿瀦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