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認識中藥:防風


資料來源:張景岳工作室   所屬地區:台灣






  防風係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及解痙等功效。

  依據中醫理論,致病的外在因素為:風、寒、暑、濕、燥及化火(俗稱六淫或六邪),風病為六淫之首,而有一種能防禦風邪的中藥,即為防風。風邪侵襲人體,頭即眩痛;風行周身即骨節疼痛、四肢變急:風邪留於胸中即胸悶煩滿:風邪上行頭目,則偏正頭痛、目癢冷淚:

  風邪下行腰膝,則腰膝痠痛。風邪遇熱成熱風 、遇寒成寒風、遇濕成風濕,風寒濕三合則成痺。風邪入脾成脾風,入腸成腸風,風寒襲肺則上焦發病咳嗽不止…。


  防風為治風通用藥,氣味俱輕能散風邪治一身之痛,其揮發油及有機酸等成分,有明顯的解熱、抗菌、鎮痛等作用,還有免疫增生及抗過敏的作用。

  防風一般用量一至三錢。常用於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治感冒風寒頭痛身痛,常與紫蘇、荊芥、白芷配伍:治感冒風熱目赤咽痛,則與荊芥、連翹、薄荷配伍;防風與荊芥形如雙胞胎通常合用。治傷風感冒皮膚癢的名方「荊防敗毒散」即為荊芥、防風、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川芎各一錢半加甘草半錢組成,是扶正解表,最不具負作用的感冒通用藥。

  防風有預防感冒的功效,著名的「玉屏風散」即用防風、白朮各二錢、黃耆六錢所組成,能鞏固體表、增強衛氣,治脾胃虛弱、自汗,對於體弱易感冒者有預防作用。用防風、天南星各三錢,可治外邪引起的風痰壅滯經絡之頭痛、身疼、麻木等症。

  防風辛溫,故陰虛火旺及無風寒濕邪者,不宜服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