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湖漁港位於恆春鎮大光里,為本省最南端之漁港,可供附近沿海及巴士海峽作業船隻靠泊及緊急避風、避難之用。本港天然形勢具隱蔽性,港面遼闊,連外航道水深,適合發展為中大型漁港。民國58年,前中央農發會及漁業局為發展漁業,解決恆春地區船筏停泊問題,派員勘查結果認為後壁湖地點最靠近巴士海峽及太平洋各漁場,尤以寒暖流交匯區,漁業資源豐富,又有良好自然建港環境,委託成功大學辦理規劃,經報奉省政府核定闢為可容納200艘10~20T級漁船之近海漁港,並於民國61年動工興建,分五期施工,於65年完工,計完成泊地3.91公頃、碼頭638公尺、防波堤275公尺、護岸100公尺及海堤 52公尺。嗣因核三廠之興建,本港被劃為輻射安全低密度人口管制區,限制漁業相關工業發展,惟 蔣故總統多次蒞臨本港,指示應保留漁港供漁民使用,遂又列入本省第一期五年漁港修建方案中,於民國69年編列3,000萬元,闢建碼頭240餘公尺、泊地1.23公頃、海堤300餘公尺、曳船道100公尺、道路500餘公尺、新生地 1.62公頃、停車場 2,800餘平方公尺及給水站一座。縣府於70、72年度編列950萬元興建海堤132公尺及浚挖泊地25,000立方公尺。
後壁湖漁港自民國73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將漁港列為管制區,但為配合觀光事業發展,墾管處於民國84年在漁港北側海岸闢建觀光遊憩港而與漁港併同發展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