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漁業信息

線上展覽

產品資料庫 市場行情 漁業智庫 漁業名錄 入口網站 討論園地 加入會員
 
 
 您好  客戶服務 關於本站 漁業聯網 專屬網頁 文章搜尋
 

漁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漁業智庫 > 其他

水產養殖新秀~鱷龜


資料來源:伏羲編譯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鱷龜,又名肉龜、美國鱷龜和蛇鱷龜,原產於中美洲和北美洲。鱷龜有兩個品種,即大鱷龜和小鱷龜,大鱷龜體重可達100kg以上,性兇猛會傷人,不宜養殖。通常指的鱷龜即小鱷龜,一般體重5-10kg,性較溫和,不主動傷人。鱷龜具有三大特點:

一、生長速度奇快,自然溫度下年增重高達1kg左右,半控溫養殖(氣溫18℃以下時加溫),年增重1.5-2kg,最高記錄年增重2.5kg,其生長速度是世界上其他龜、鼈類品種無法比擬的。

二、耐寒、耐高溫、食性雜、少病害,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在中國所有省份自然狀態及控溫條件下都能養殖。尤其可貴的是,鱷龜對水量要求不多,北方養殖不需擔心水源不足。

三、集食用、藥用和觀賞於一身。

(一)、鱷龜的生物學特性 
  鱷龜長相奇特、粗看酷似一條鱷魚,吻突出,頭伸出體外,不能縮入甲殼內,上下頜略尖,眼短小,尾部粗長,上面長有肉突,似鱷魚尾部。背甲短寬,成體多棕褐色(幼體黑色),背部有3條模糊棱。成體腹甲淡黃色或白色(幼體黑色),腹較小,四肢肥大粗壯,不能縮入殼內。爪較長,趾間有蹼。

  鱷龜屬水陸兩栖龜類,生活在淺水層或沼澤地上。喜伏於泥沙、灌木、雜草裏。性溫順,互相不會攻擊,不會傷人。被抓起時,能發出似麝香的氣味。雜食性,採食野果、植物莖葉、小蝦、小蟹、蠅蛆、蝸牛、蚯蚓、小蛙和藻類等。人工可餵養各種動物內臟、蘋果、菜葉等,並可投餵人工混合飼料。

  鱷龜在3℃一45℃水溫中能正常生活,自然狀態下,一5℃鱷龜冬眠不會凍死。耐饑餓,未發現突發性傳染病。 鱷龜體重達到l000g以上開始交配,產卵,一隻雌龜年最高產卵150枚,分為3-4批產下,卵園球形,白色,直徑23-33mm,重7.15g。孵化期40天左右。

(二)、鱷龜的價值
1.食用:鱷龜以體肥.四肢粗壯,殼薄肉多聞名於世。其商品龜的出肉率高達90%以上,而普通烏龜只有3O%。鱷龜肉香酥鮮美,細膩而無異味,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食品。鱷龜與其他龜一樣全身都是寶,其龜肉、龜卵也可按照我國古代中醫和民間秘方,與幾種中藥配伍,做成營養滋補和防治疾病的極好食物,也可做成現時高檔宴席上的佳肴。

2.藥用:鱷龜甲殼富含膠質,脂肪及鈣等,主要成份有蛋白質、鈣、磷、脂類和多種酶,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補血、止血、治療難產等幾十種功效,特別適合久病體虛、產後進補、男女性無力、貧血失眠、腦力衰退者食用。龜膽味苦、性寒,主治痘後目腫,月經不開;龜血性威,可治脫肛,跌打損傷等。現代醫學證明,龜甲、龜肉能抗癌解毒,具延年益壽功能。

3.觀賞: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千年王八,萬年烏龜”之說,人們視龜為祥壽之物,頂禮膜拜,認為龜可避憂解難,消災降福,龜鶴延年。鱷龜長相奇特,粗看酷似鱷魚,憨態可掬,在缸中飼養,上下翻騰,如鮫龍戲水,深得人們喜愛,龜殼是一個天然工藝品,十分罕見。

(三)、鱷龜養殖技術要點
1.建池分養:龜池以15-20平方米為宜,池深l.5m,水深0.8-lm。每平方米可放養種龜1組(l雄2雌)或中龜3組或幼龜5-10組或稚龜10—20組,按大小不同分池飼養,不可混養,以免影響小龜生長。

2.科學投食: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攝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時左右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應固定一處,投下的食料在150分鐘內吃完為度,吃不完下次可少投。食料大的要切小,硬的浸漲,生熟均可,小幼龜餵營養豐富的細碎飼料,變質飼料不可使用。可適當搭配植物性花果蔬菜飼料。

3.定時換水與消毒:面積大的池子,20—50天部分換水1次,小池子2—3天或6—7天部分換水l次,透明度保持在10一20cm,冬季根據情況儘量少換水,但用缸盆養的應及時換水。池水一般20一30天用10ppm漂白粉消毒,可防龜發病。

4.加溫與降溫:為保證鱷龜常年正常生長,在有條件的地方,當冬季氣溫在18℃左右時,即要給池水加溫保持池水溫度不低於25℃,夏季池水必須保持30cm,地上要遮蔭l/5以上,池內養些浮萍,周圍種上樹,必要時注入新水降溫,使水溫不超過45℃。鱷龜也可以在室內(如房間、塑膠大棚、地下室等)建池飼養或利用缸盆飼養,有利於加溫和降溫,常年保持適宜溫度,促進鱷龜生長。一般鱷龜的繁育多採用室內飼養。

5.繁殖與孵化;野生鱷龜第3年開始產卵。而人工飼養的鱷龜18個月或長到1kg以上即開始產卵。4-5月和9—10月自然交配,5-8月為產卵盛期,雌龜晚上產卵,年產卵30-120枚。分3-4批產出。孵化方法:孵化箱高80m,寬50cm,長80cm,箱底鑽幾個漏水孔,放5cm粗沙,再放5cm細沙,把卵放在沙土上(有白色點的動物極朝上),蓋5cm細沙,然後加蓋防鼠、蛇。使用的粗細沙,均先用開水浸燙消毒。每天檢查卵一次,如表層沙面乾燥,要淋水保濕,以手握沙成團,鬆手即散為宜。在自然氣溫下65-75天可孵化稚龜,孵化率93%一96%。如用恒溫3O℃,相對濕度 80%-90%,經 50—60天即可孵出稚龜,孵化率98%。稚龜出殼後,讓其在孵化箱內活動幾個小時,待臍帶脫落,即移入20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再放入清水內飼養。

6.疾病防治:只要嚴格對小龜和池水消毒,一般都很少發病,偶有小病,對症下藥,即可治療。外傷炎症和感冒可用先鋒黴素拌料餵治;腸胃炎餵氟呱酸或注射抗菌素;消化不良症服多酶片溶液或酵母片;水黴病用 100ppm孔雀石綠溶液浸洗15分鐘或用食鹽水浸病龜。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台灣漁產品行銷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