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資訊南京8月13日電(記者孫彬)中國研製成功中華鼈配合飼料,每年可節省外匯1億美元。記者從江蘇省海洋漁業局獲悉,該項成果於8月7日通過了專家鑒定,成為江蘇省級農業科技成果。
目前中國大規模人工養殖中華鼈的飼料,幾乎是清一色的進口白魚粉,價格昂貴且經常受到貨源短缺的制約,全國每年進口白魚粉約11萬噸,耗用外匯超過1億美元。水產業專家為了尋找替代進口白魚粉的蛋白源進行過多年研究,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
2001年5月,江蘇昆山大自然水產公司董事長顔秀祥出資30萬元支援並提出用國產魚粉替代進口魚粉構想,由上海水產大學和上海農科院永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努力,在研究了國產和進口魚粉及按不同配料生產的中華鼈營養成份的基礎上,針對國產魚粉的營養不足,採用自製的多維生素、多礦物質和氨基酸添加方法,將國產魚粉的營養水平調整到最適合中華鼈營養要求的最適宜狀態,全面達到了用進口魚粉生產的中華鼈專用配合飼料的水準。
來自江蘇、上海和浙江三省的水產、飼料與營養專家專家一致認為,這一成果不僅大大降低了中國中華鼈養殖的成本,還將會對國內魚粉生產標準的完善和市場的規範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