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漁港漁港屬第四類漁港,位於澎湖縣七美鄉七美嶼,肇建於日據時代,原有防波堤因高度不足,以致波浪挾砂石越堤淤塞港內。本港為便於高雄、澎湖一帶漁船作業避風起見,自民國 52 年起至 55 年進行三期工程,完成初步改善,後陸續建設迄今,現有泊地約 3 公頃,碼頭約 500 公尺,突堤碼頭 70 公尺。
本港位於七美嶼南端,當地稱為南滬漁港,受西南及南向之颱風波浪影響極大,除影響泊船安全外,並造成港內淤砂。
「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 撥款 8,000 萬元修建南防波堤兼碼頭 315 公尺,以阻擋西南波浪, 港內穩靜已有改善
。本港鄰近漁場,本籍漁船不多,大多為寄港船隻,颱風時避風漁船蜂湧而至,泊滿全港。
本港為七美鄉之中心漁港,兼具漁業及交通功能,夏季交通船及遊樂船來靠時,載運旅客車輛進出頻繁,影響漁港正常作業。颱風期本港遮蔽較差,船隻須至潭門及馬公避風。冬季漁汛期,望安、將軍、花嶼、東嶼坪、西嶼坪等港之船隻群集而至,港域擁擠。由於港口易受夏季風浪影響,目前本港正配合交通船碼頭興建計畫,進行整體改善規劃中,「第三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計畫配合規劃進行改善。
本港漁業經濟活動力強,擁有較大噸級漁船。公民營交通船行駛馬公與澎南海域各離島間,在離島交通地位上也極為重要。在觀光方面,七美島擁有離島獨特資源,規劃有完整東海岸旅遊線,港址南側為連續性柱狀節理玄武岩斷崖之特殊景觀,西側珊瑚礁分佈。附近有七美人塚、石人奇觀、鎮風塔等風景區,並鄰近大灣釣場、石人釣場、大港釣場等。
本港陸上漁業設施尚稱完整,主要漁撈方式為延繩釣,漁產除部份當地消費外,半數以上銷往外地,亦有魚販至本港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