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海洋水產生物之利用與保育(2008/11/21) | | 一、海洋水產生物及其生態環境相關物種;二、海洋生物為什麼要被利用?;三、漁業為何被指責為破壞生態環境之產業;四、環境保育團體之主張;五、海洋生物利用派與保護派多年對立之結果;六、海洋漁業與保育能否共存? |
4. | 養殖水產品產銷履歷推動現況與展望(2008/09/29) | | 為順應此世界潮流與消費者需求,我國亦自2004年度起,在農委會主導下進行農漁產品產銷履歷制度的規劃與建構,配合新農業運動的推行,2007年1月29日「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正式立法通過,農漁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擴大推動,漁業署全力輔導具有產銷履歷身份的養殖水產品於超市、量販店販售等通路販售,並協助業者拓展外銷市場。 |
5. | 由第8屆亞洲水產學會研討會看亞太地區之水產發展(2008/07/31) | | 亞洲水產學會第8屆研討會是亞洲水產學會自1986年起每3年舉行一次的論壇大會,此次在印度西南的Kerala省的Kochi市舉行,時間是2007年11月20至23日。謹就AFS的背景、8thAFF的經過、以及與會心得加以報導。 |
7. | 台灣魚類資料庫(2005/03/24) | | 提供臺灣水域生態環境保育、評估,以及漁業資源開發及管理背景參考資料。 |
8. | 利用電子商務推動漁歌子及區域漁產品與強勢通路結合擴展業務模式(2005/02/16) | | 目前漁產品行銷仍以市集與中間通路商為主,利用新的交易工具開拓漁產品行銷的新管道,仍在起步階段,其中以電子商務前途最為看好,但漁產品的電子商務仍面臨諸多瓶頸,如標準化規格化(特別是鮮度)不易、從業人員資訊化能力不平均、漁產品單價偏低(高價漁產品一般產量皆不大)、消費者對利用電子商務購買漁產品信心不足(看不到新鮮度)、消費群不易掌控等。漁歌子欲利用電子商務擴展業務,除自行經營的商城外,也必須善用異業間的互補支援功能,以進一步地開拓市場建立品牌名聲。 |
9. | B2C金流機制探討(2004/08/18) | | 網路商務的發展歸根究底一如實體世界,商業模式才是決定企業生存與屹立與否的重要關鍵,雖然與實體世界的零售金額做比較,以網際網路發展最快且最普及的美國,現今網路零售的交易金額仍不及總體零售金額的3%,而我國則不到1%。然而網路這個全新通路與媒體在生活與消費趨勢演化後所蓄積的成長潛能,卻是企業不容忽視的行銷戰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