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栽培,傳統的刺激出菇方法是搔菌,但此法易使菇的生長高低不齊,枝數少,柄粗,產量和質量均不理想。採用再生枝栽培法培育金針菇,不僅菇密,柄細,高矮一致,而且外觀好,比傳統方法品質提高1-2個等級,產量提高10%以上。
金針菇再生枝栽培法,就是當菌絲發透菌袋5天後,將栽培袋從全暗培養室取出,移入有散射光的栽培室內。室內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經過7天左右,在袋內培養基表面先分泌出黃褐色細小水珠,隨之出現叢狀細長幼菌蕾,傘蓋很小,菇體像豆芽。此時不要急於開袋出菇。當袋內幼菇長至3-5釐米,呈不規則彎曲下垂時,棄掉棉栓及環套,袋口拉直並向外翻折下與料面平,開門窗通風降低菇房內空氣相對濕度至70%左右,使豆芽菇枯萎。經過2-3天,原豆芽菇的柄上及料面老根上長出許多新的原基。當新原基長至1-2厘米時,拉高袋口至離料面5釐米左右,繼續適當通風,進行抑蕾處理。待菇體長至與袋口平時,拉直袋口,並在袋口上蓋紗布或報紙,經常噴水,使覆蓋物處於濕潤狀態。待菇柄長至12釐米左右時,加強通風,使菇蓋略乾,柄變得硬實,這樣的菇體外觀好,耐貯藏。從菇蕾形成到採收需14-16天的時間。
摘自《京郊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