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錢俊青副教授等開展"酒精為溶劑浸出植物油新工藝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浙江省2000年科技進步獎。
一直以來,浸出植物油都以己烷為溶劑。而以己烷作溶劑,不僅安全性差,有毒又易爆,而且大量揮發,對大氣污染嚴重。美國等國家還制定了有關法規,對用己烷浸出植物油的工廠要收取高額環保費。為此,全球油脂行業開展了廣泛尋找己烷替換溶劑的研究。研究表明,95%的工業酒精是最理想的替換溶劑。
酒精不僅安全,對大氣無污染,而且能浸出植物油料中很有價值的內含物,如棉子中的棉酚,可大大提高油脂浸出工業的經濟效益。然而酒精因其化學性能與己烷有差距,浸出時存在溶劑用量偏大、能耗較高、膠質多易堵塞設備及溶劑回收困難等缺點,成了廣泛應用的"攔路虎"。
浙江工業大學針對酒精浸出工藝的不足和缺點開展研究,推出了油料預處理、膠質脫除和溶劑回收的新工藝、新方法,較好地克服了酒精浸出的缺陷,具有殘油率低、溶劑損耗少、工藝過程簡化、能耗減少、毛油質量提高等特點。油料預處理方法的改變,使酒精浸出用量僅為文獻報導的70%;採用脫膠新工藝,使油與膠質通過冷卻分離,工藝能耗與己烷持平;溶劑回收新方法,使酒精損失低於己烷;而棉子浸出時混合油經冷卻即可析出粗棉酚。上述成果經浙江省科技情報所國際國內查新證明為國際首創。
這項成果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目前,該校正與新疆建設兵團合作,共同申報國家"十五"攻關產品深加工工藝設備及產業化專案,使該成果在西部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