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糧食作物 > 病蟲害防治
水稻葉稻熱病加強防治

資料來源:苗栗縣政府
所屬地區:台灣

苗栗縣一期作水稻已插秧30-50天,為稻作最高分蘗期,且近日平均溫度約25-28℃,濕度約85%以上,為葉稻熱病發生適期,縣府農業局特別呼籲農民加強病害之防治以減少損失。
農業局表示:本病於第一期作較易發生,插秧後45-65天是發病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平均溫度25-28℃,溼度85﹪以上,為水稻最高分蘗期,若氮肥過多,易造成枝葉過於繁茂,容易發生葉稻熱病;葉稻熱病發生時,不可過度曬田,以免造成水分及養分吸收不良,增加葉稻熱病發生,山谷田、山邊由於日照不足及溼度較高,若同時發生負泥蟲、螟蟲時,亦需一併施藥防治,水稻葉稻熱病是真菌感染所引起,在台灣每年第一期作皆易發生,只是輕重不同,只要把握適時、適藥防治就可免於稻作受害。
葉稻熱病可以用的防治藥劑及方法: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葉稻熱病發生前7-10天(插秧後約30天)施藥一次,施藥時稻田應保持水深3-5公分,維持4-5天。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葉稻熱病初發病時施藥一次,隔10天再施藥一次,收割前21天停止施藥。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插秧後35-50天,田間如有葉稻熱病發生應即施藥一次,若經7天繼續蔓延再施藥一次。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葉稻熱病初發病時施藥一次,7-10天再施藥一次。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插秧後35-50天施藥一次。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葉稻熱病初發生時行第一次施藥,10天再施藥一次,計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