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菜多屬速生蔬菜,生長週期短,生物效率高,加之又具有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以下四種新穎芽菜市場潛力巨大,值得大力開發。
一、蕎麥芽:蕎麥芽含有多種氨基酸、無機鹽及維生素B1、B2等,尤其是其特有成分蘆丁,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功效,對心轎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蕎麥芽近年開始投入市場,很受歡迎。
蕎麥芽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0~25℃培育場地以有遮陽網的大棚為好。準備長60釐米、寬25釐米、高5釐米的平底帶孔的塑膠盤作育芽盤。選用當年的甜蕎種子,放在水內浸泡24小時,除去浮於水面的雜質。在育芽盤鋪一層報紙,將種子平鋪於盤中,每盤播種25克左右,然後置於育苗架上。每天噴霧2~3次,以保持濕度,待芽出齊後,每天噴水1~2次。半個月左右,蕎麥芽便能長到12釐米左右,即可採收,洗淨裝入食品袋上市出售。
二、南瓜苗:南瓜苗富含各種礦物元素和纖維素,營養豐富,風味獨具一格。南瓜苗的嫩梢、嫩莖節、嫩葉片、嫩葉柄,以及嫩花莖、花苞均可食用。生產南瓜苗可採取高密度、多茬次,以及保護地栽培。品種以本地優良地方品種為佳。栽培時應施足基肥,做成1~1.5米的平畦,畦面按10釐米的規格打出條播橫行。南方露地栽培自4月中旬到8月底分批排開播種,將催出芽的種子按每穴2~3粒進行穴播,或按3~4釐米間距條播。播後澆透水,覆蓋2釐米厚的營養土。苗期加強肥水供應,當幼苗高40釐米,具有5~6片真葉時,分批採收。可以連根拔起,剪去老根莖後紮把上市;也可以自基部留1~2片真葉,剪下嫩苗紮把上市,然後重施氮肥,促使萌發腋芽,當腋芽苗長到40釐米時,又可採收。另外也可在大棚中栽培,進行長年生產供應。
三、甘蔗筍:近年來臺灣省開發甘蔗筍的種植,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當地農民選擇合適的蔗種專門種植,當甘蔗莖長出後,分批陸續採摘離地3~5節的甘蔗莖節,採摘後的蔗頭又可再長出新嫩莖,不斷採摘。蔗莖筍因受莖葉臘質與纖毛保護,不需施施農藥防治蟲害,故為安全清潔的蔬菜。採下嫩莖用刀剝開蔗葉取白色嫩心,莖粗1~1.5釐米,長度7~10釐米品質最佳。
蔗筍作菜吃法多種,如炒肉絲、紅燒肉等,味道清香可口,備受市場歡迎。蔗筍營養豐富,含鈣、纖維、磷、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幫助胃腸蠕動消化、清血利尿、清熱下氣等營養與食療保健功效,開發前景十分誘人。
四、紅薯葉尖:近幾年紅薯葉尖已成為賓館的一道特殊菜肴,具有顯著的保健、食療功能,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青睞。紅薯適應性強,生長旺盛,產量高,可以不斷摘取莖尖,而且可以滿足蔬菜淡季的需求,實為一項值得重視的特色農業開發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