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花卉園林 > 綜合報導

三分花卉 七分打扮


資料來源:中國十億農副產品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三分花卉 七分打扮


  又醜又粗的粗瓷花盆上,栽種女宅紫嫣紅的鮮花,這曾經是廣東省順德陳村花卉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如今,這種景象已日見稀少,花農們越來越注重起花卉的包裝來。行家們分析,進口花卉的進入,為陳村花卉帶來了新的花卉營銷新概念。

  記者日前在陳村花卉世界見到,花農們將清秀的富貴竹紮成塔狀,再栽到形狀各異的玻璃瓶上,瓶子養著水草,盛著七彩的營養粒;有的花農將富貴竹扭曲成蛇的形狀,上面飾以五顏六色的假花,也很好看;小指頭大小的仙人掌,被鋪以彩石包裝成禮品盒;原本價格暴跌的蘇鐵,做成盆景能賣到1500元;漂亮的蝴蝶蘭種在竹籃上;國蘭則種在精美的傳統印花瓷盆裏;幾種價格很低的花草,做成漂亮的花籃,馬上身價不菲……  

  陳村鎮農辦主任胡雪英對記者說,當初辦花卉世界時引進了不少外國和臺灣的公司,一些本地花農有意見:"為什麼要引入外人來和我們'爭食'?"後來,他們漸漸地發現了一些門道:別人能賺大錢,除了靠技術和花卉品種之外,包裝也十分講究。一種本來毫無觀賞價值的植物,兩棵編成辮子的模樣,取個名字叫"發財樹",就能賣個好價錢。"哦!原來花還能這樣賣!"花農們如夢方醒,不少人開始在花卉包裝上花起心思來,再也沒有人說引入外人不好了。如今,在花卉世界的283家花場中,有30%是外國和臺灣的公司,去年的花卉進口額達數億元人民幣。

  一些花農認為,目前花卉業競爭激烈,花卉業已進入微利狀態,要在競爭中勝出,一要靠資金,二要靠"吃腦"。洋花的進入,不但不會對本地花卉造成衝擊,還帶來了新技術、新品種、新的管理方式和營銷方式,使花農們有機會將這些新東西本地化,並加以發展。這也使陳村的花卉檔次提高了不少。一位女花農說,去年春節花市,她花了不少心思設計出各種款式的蝴蝶蘭花籃,結果就算是比別人的貴一倍,還是大受客人歡迎,趕貨趕到"手軟"。而旁邊檔口的一名花農的蝴蝶蘭卻賣不出好價錢,最後不得不探頭探腦前來"偷師"。現在,連陳村最傳統的盆桔也發生了變化,一些花農將盆桔紮成盆景,每盆能賣到800元。如今在陳村,即使是最沒文化的老花農也知道要將子女送去讀園藝。"沒有新知識就掙不到錢",他們說。





中國十億農副產品信息網 提供http://www.10enet.com/
兩岸農業商務網 彙編http://www.2to1agri.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