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肥料飼料
百脈根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百脈根(Lotus cirniculatus)是優良的豆科牧草之一,國外應用廣泛而有效。美國在東北部和北部潮濕地帶已種植近100萬公頃,作為乾草和青貯牧草,加拿大用百脈根建立混播放牧草地;原蘇聯將百脈根作為河谷草場補播的牧草之一。
80年代,新疆草原研究所從加拿大引進15克裏奧百脈根種子,在准葛爾盆地北緣平原灌溉區,經多年試種,效果良好。為了使百脈根這一品種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特制定百脈根種子生產栽培技術規程,以便在我區南北疆百脈根種子生產過程中較系統地掌握這項適用性技術。
一、種子田的地塊選擇、耕作與施基肥
1、百脈根種子田應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層厚度在40釐米以上的田地。
2、新墾荒地或前作茬地作種子田,要進行伏耕或秋耕,耕深25釐米以上,曬堡、消滅雜草,並進行冬灌,蓄水保墑。
3、播種前耙糖平整土地、做到土壤細碎、地面平整,墒情良好。
4、秋耕或春耕時,有條件可施有機肥30噸/公頃,或過磷酸鈣150公斤/公頃,保證種子田連續兩年豐產。新墾荒地收種兩年後施過磷酸鈣150公斤/公頃。
二、播種
1、播種材料 種子田播種材料要使用符合國家種子分級標準的一級種子。
2、播種時期 春播在大田作物播種前,氣溫在10℃時可播種,夏播在7月中旬前。
3、播種量 4.25~6.75公斤/公頃。
4、播種行距 45釐米。
5、播種深度 1~2釐米間。
6、播種方法 採用條播。
7、控制播種量方法 將24行穀物播種機的主動輪與被動輪互換位置,使轉速變慢,下種均勻,能精確控制播種量。播種時,要進行覆土鎮壓。
三、田間管理
1、保苗 百脈根播種宜淺不宜深,播種後因土壤表層乾燥板結影響發芽出苗與保苗時,可輕灌1次水,能有效促進出苗與保苗。
2、除莠 播種前可用滅生性除草劑殺滅雜草,進行全面噴殺,包括田邊地埂渠道內的雜草要除滅。百脈根出苗期雜草多時,用消滅禾本科牧草的除草劑噴殺,雙子葉雜草用人工除去。除草要及時、徹底,防止雜草結籽與繁衍。
3、施肥 百脈根固氮能力強,苗期施少量氮肥對生長發育有利,結合灌水施尿素30公斤/公頃,播前施過磷酸鈣225公斤/公頃者,3年內可不施肥。孕蕾一開花期噴施硼酸等微量元素以及葉面噴施葉面寶、增產靈等,能明顯提高種子產量。
4、灌水 在百脈根返青、孕蕾、開花、結實期要各灌1次水,在50%種子成熟時輕灌1次調節水,使收種時濕度大、露水多,減少種子炸裂的損失。種子收穫後和二茬草收割後各灌1次水。10月中旬要進行冬灌,有利於百脈根越冬與來年豐產。
5、除雜去劣 在種子田管理中。要去除混雜的病、劣、異株,保證品種純度。在孕蕾一開花期去雜效果好。
6、播種 當年收種後再生草不宜刈割與放牧。生長第二年種子田頭茬收種、二茬收草,收草不宜過遲,在霜前20天收割。
四、收穫
1、收種適期 種子田在70%左右莢果呈黃褐色時就開始炸裂,為減少落粒損失,此時收種較為適宜。
2、收種方法與時間 小面積可用人工刈割方法收種,大面積採用簡單機械並配合人工收穫較為適宜。一般在清晨露水多時(上午6:00~9:00),用往復式割草機把植株割倒,留茬高度10~15釐米隨即用接草機摟堆。裝車拉運到水泥曬場晾曬。
3、涼曬與清選 攤開在曬場上的百脈根,翻動2~3次/天,經2~3次/天晾曬後,百脈根黃褐色的莢果會自行爆裂,種子脫落於曬場上,人工輕微抖動秸稈,並拉運出曬場。將剩餘的種子攤開在場上,爆曬1~2天,通過揚場、過篩除雜過程清選出純淨種子。在此過程中,注意天氣變化,以防種子受雨淋。
4、包裝貯存 種子經清選乾燥後裝袋。採用規定包裝袋、包裝量、包裝標簽等,包裝好的種子貯存入庫。庫房應注意通風、防鼠防蟲等措施,確保安全。
五、延長種子田的使用年限
百脈根抗逆性強,種子田使用年限要高於其他多年生豆科牧草。切割、松耙與施肥是延長種子田使用年限的關鍵措施。
種子田收種兩年後就要進行切割松耙早春,在百脈根返青前,用園盤耙切割,以不翻土為度,起到疏苗和疏鬆土層的作用。在切割松耙同時施尿素30公斤/公頃,過磷酸鈣150公斤/公頃,可維持種子田的使用年限。
來源:《北京農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