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畜禽動物 > 病蟲害防治

豬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豬咬尾症在規模化養豬場時有發生,而且一旦發生還難以制止。根據實踐經驗對豬咬尾症的發生原因及處理,提出如下有效防治措施,供參考。

一、豬的營養需求要滿足 豬咬尾症發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飼餵日糧中營養失調,搭配不當,故應根據豬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供給全價配合飼料。發現有咬尾現象時,應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同時保證充足的飲水。

二、豬的組群要合理 從外地購進大批苗豬時,應把來源、體重、體質、毛色、性情等方面差異不大的豬組合在一圈飼養,如有因運輸中碰破皮等外傷的豬,應及時分開飼養,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三、飼養密度要適宜 豬的飼養密度一般應根據圈舍大小而定,原則是以不擁擠,不影響生長和能正常採食飲水為宜。一般以每群飼養10--12頭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嚴格的按2--3月齡的豬每頭占地面積為0.5--0.6平方米,4--6月齡的占地為0.6--0.8平方米。

四、育肥豬應早去勢 育肥仔豬提早去勢不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體品質,而且還有利於避免因公母在一起相互爬胯而引發咬尾症。

五、衛生環境條件要良好 豬對衛生環境很敏感,尤其是規模化養豬場,必須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以及溫度調控、糞便處理等一整套設備。使豬舍達到夏季能防暑降溫,冬季能防寒保暖的標準。

六、要定期驅蟲 在豬的一生中,應定期驅除體內寄生蟲2--3次,即分別在豬30--40日齡、70--80日齡、100--110日齡時各驅蟲1次。同時要注意驅除體表虱、疥蟎等。否則會因寄生蟲影響而導致咬尾症的發生。
七、單獨飼養有惡癖的豬 豬咬尾症的發生常因個別好鬥的豬引起。因此,如在圈中發現有咬尾惡癖的豬時,應及時從豬群中挑出單獨飼養。

八、防治方法 對存在輕微咬尾現象的豬群,可採用白酒或汽油稀釋後對豬群進行1--2次噴霧,能起到有效地控制;對被咬傷的豬應及時用高錳酸鉀液清洗傷口,並塗上碘酊以防止傷口感染,咬傷嚴重的可用抗生素治療。
摘自:2002年第11期《農村實用技術與資訊》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