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花卉園林 > 栽培管理
毛竹播種育苗技術要點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毛竹又名楠竹,它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好,適應性強,用途廣。竹材不僅是建築、造紙工業的上等原材料,更是製造各種工具、農具、文具、家具、樂器及工藝美術品等不可多得的原材料。用種子培育一至兩年生毛竹實生苗,根鞭多、分蘖能力強,一株實生毛竹苗一年內可分蘖3-5株。毛竹造林後5-6年可成林成材,年年採伐利用,一次造林長期受益。
毛竹造林是山區調整產業結構、綠化荒山、發展山區經濟的一條捷徑。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到來,有關省份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幾年內毛竹苗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建立毛竹苗圃,培育毛竹實生苗,將給育苗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現將毛竹播種育苗的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苗圃地選擇:可在山區或丘陵平地育苗,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方便,最好為沙壤土或中壤土,忌粘重土壤或排水不良的窪地、積水地。
細緻整地,施足基肥:山地育苗的新苗圃應在播前 2-3個月,將雜灌砍倒曬乾燒盡,深挖翻土,揀淨樹蔸草根。約經一個月的風化,於播種前深挖翻土 1-2次,然後碎土作床。根據土壤質地、肥力情況施用基肥,儘量採用鉀肥、堆肥、人糞肥及火燒土等農家肥料,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最好先同土雜肥、堆肥等混合堆漚後施用。每畝可施火燒土或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250-500公斤。
播種季節:在南方溫暖地區,如廣西、貴州、及四川南部,大田育苗應以秋播為主,即在毛竹種子成熟時,隨採隨播種,發芽率高,霜凍前已全部成苗。入冬後,只要適當採取防寒措施,即可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實生苗即開始分蘖,竹苗產量高。在偏北地區,以春播或溫床育苗為宜。春播宜早、不宜超過 3月。春播過晚,發芽成苗率低,又因生長期短,分蘖也少。根據興安縣溶江園藝場試驗,毛竹早春播種,用塑膠薄膜覆蓋,發芽出苗早而整齊,竹苗增產25%-30%。
播種方法:
1、浸牙催牙。瞄準種子常用殺蟲藥粉拌種保存,以防蟲蛀食。播種前先用清水洗去拌種藥粉,再用0.3%的高錳酸鉀浸種消毒6-12小時,即可播種。如用催芽處理,可使手竹種子發芽快而整齊。提高場圃發芽率,提早出苗和分蘖。方法是:把洗去藥粉的種子,用濕沙拌種。經常翻動灑水,待種子開始露白時,篩去沙子後播種。用經催芽的種子播種。播後要經常淋水,防止“回芽”爛種。
2、播種。一般採用條播或穴播。穴播種子用量少,竹苗分佈均勻,生長整齊,管理也方便。株行距一般為30釐米。每穴均勻點播8-10粒種子,用火燒細土覆種約 1.5釐米。然後蓋一層稻草,淋透水。條播時,條溝間距約為30釐米,條溝要與苗床垂直。因毛竹種子富含澱粉,鳥鼠均愛取食;播前苗圃地應開展滅鼠工作。
苗期管理:播種後要注意保持育苗地土壤濕潤和通氣良好,以利於種子吸水,促進酶的轉化,使手竹種子發芽快而整齊。在氣溫20-25℃時,播後15-20天即陸續發芽出土。竹苗出土後要分批適量揭去蓋草,大部分播種穴見苗時揭去覆草二分之一,再過一週左右全部揭除。如為春播苗,在向陽坡地的育苗地要遮蔭,搭蔭棚或插蔭枝均可。
插蔭枝可就地取材,方法簡便易行。做法是,將高30-40釐米的鐵芒萁3-5株捆成一束,按 15-20釐米的距離插在竹苗行間,可取得良好的遮蔭效果。秋季竹苗長成後可將蔭枝拔除。在山區育苗,如選用坐西向東的半陰半陽坡地育苗,則可不必遮蔭。為了使竹苗分佈均勻,生長健壯,提高產苗量可利用陰雨天把過密的竹苗帶土間出,移植在缺苗的穴中,每穴 1-2株。經常除草、鬆土,適時適量澆水灌溉;根據苗圃地肥力情況和竹苗生長分蘖的特點,適時追肥等等,對竹苗進行經常性的護理,可為竹苗健康生長營造一個最適宜的環境,使竹苗不僅產量高,而且規格質量好。
毛竹實生苗經過一年的培育,到了秋末冬初,每穴分蘖苗數量將達到3-5株左右,高度在30-40cm之間,形成小竹叢。每畝產苗量約為5000-6000叢,2-3萬株。在冬季寒冷地區,應採取簡易防寒措施,使毛竹實生苗安全越冬。方法是:在苗圃四周設立風障,在竹叢周圍覆蓋5-10cm的泥土,竹苗上面撒一層稻草。
〈來源:貴州農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