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市場簡介 農業行情 市場動態 產銷分析 文章搜尋
 

農業行情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市場行情 > 農業行情 > 最新魚類水產情報

2004年水產品市場行情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2004年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市場價格進入了恢復性上漲階段,部分地區水產品市場貨源一度出現供不應求,有效的刺激了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漁業上市品種結構調整速度加快,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漁業效益和漁民收入顯著提高。

  據全國水產學會對全國6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49個品種價格跟蹤調查分析,2004年水產品市場綜合平均價格指數為1.20(以2003年12月份價格為基期價格、下同),其中海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指數為1.13,淡水產品綜合價格指數為1.29;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12.03元/公斤,其中海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為19.97元/公斤,淡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為9.54元/公斤;各月水產品市場價格指數都分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全年最高價格指數為1.31,最低價格指數為1.12。

一、水產品市場價格走勢特點:
  (一)水產品市場價格從年初到6月份一路走高,出現多年罕見的局面。從7月份價格整體出現了下跌,到10月份後止跌回升,年底呈現向上趨勢。

  (二)淡水魚類價格大幅度上漲成為水產品市場的亮點,對水產品市場價格總體水平上漲起到了決定作用。據統計,淡水產品價格綜合平均價格指數為1.29,其中魚類價格指數為1.38,草魚、鰱魚、鱅魚、鯉魚和鯽魚類產品最低上漲幅度在30%以上,最高達到50%。

  (三)海水產品價格走出了與往年大不相同的走勢。往年伏季休漁後的海水產品價格都會下跌,而2004年出現了上漲趨勢,彌補淡水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總體上看,上半年以淡水產品價格上漲為主,下半年以海水產品價格上漲為主,淡水產品價格上漲幅度高出海水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兩倍多。

  (四)受對蝦價格下跌的影響,甲殼類產品價格趨弱。海水產品甲殼類價格指數全年收於1.07,淡水產品甲殼類價格指數全年收于0.87,成為所有分類指數中走勢最弱的類別。海水甲殼類指數6月份以前保持了較高增長幅度,7月份以後的各月份均下跌;淡水產品甲殼類4月份以前基本保持了平穩的走勢並略有增長,5月後出現了大幅度下跌,此後幾個月雖然有所增長,但仍然處於非常弱市的格局。

二、影響水產品市場價格走勢因素
  (一)水產品生產成本增加。糧食價格在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上漲,2004年玉米價格儘管出現了波動,但價格總水平仍高於上年;魚粉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4%。柴油、網具材料價格上漲使捕撈產品成本增加明顯,導致水產品價格上漲。

  (二)水產品消費增加,需求轉旺。一是2004年年初受“禽流感”疫情影響,禽類產品消費一度下降,水產品消費增加,從而拉動市場價格上漲;二是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擴大了水產品的消費空間,消費量明顯增加,水產品價格上升。

  (三)近海漁業資源處於嚴重過度捕撈狀態,經濟魚類明顯減少,使海洋捕撈經濟魚類價格上漲明顯。近幾年,我國雖然實行了伏季節休漁制度,但近海漁業資源仍處於過度捕撈狀態中。主要經濟種類基本不成漁汛,單位捕撈量嚴重下降,某些低質魚類產量有所增加,但價格還在繼續上漲。

  (四)水產品生產的季節性。水產品季節性生產矛盾一直是困擾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雖然近幾年漁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成效,但總體矛盾仍然很突出,尤其是以淡水魚生產季節性很強,直接影響了水產品價格的波動。海水產品價格波動不僅受到季節性影響,但受資源的影響日益突出。

  (五)水產品生產的區域性和產品的特殊性。由於水產品區域性和產品的特殊性,產品存在運輸困難、運輸成活率難以保障等問題,尤其在高溫天氣,水產品中間流通環節的風險加大,使水產品區域性供應更加緊張,價格走高。

  另外,對蝦出口受阻,致使國內價格持續走低。截止2004年12月底(以2003年12月份價格為基期價格),南美白對蝦仍然下跌6%,斑節對蝦價格下降35%,日本對蝦下降11%。價格下跌,影響了漁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養蝦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