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中醫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中醫智庫 > 專題講座 > 脫髮與頭髮保健

上一則 | 下一則
回髮更上一層樓——隙縫切開、毛囊微株移植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隙縫切開、毛囊微株移植術是在環鑽整柱毛髮移植基礎上改進而成的1種新的移植方法。環鑽整柱移植法,由於移植的頭皮組織過大,植株痕跡明顯,植毛組織塊毛細血管網重建及中央部獲取血液供給時間較長,移植毛髮的成活率有時不夠滿意。而且一旦組織塊壞死後可致瘢痕形成,影響美容,因而此法雖已應用多年,但廣泛開展受到限制,隙縫切開、毛囊微株移植術最大的特點,是在受移植部位切開1個口子,不去掉任何組織。用皮膚環鑽鑽取圓柱狀頭皮組織後,再分為4個相等的更小的組織塊,每塊約有2~5根毛髮,直接植入切開的隙縫內。由於此法只是切開頭皮,不去掉任何組織,毛細血管網受破壞很少,而移植的微毛囊株體積很小,可和植入處四周緊密接觸,新生的毛細血管網可迅速重建,中心部位也可很快獲得血液供養,故植後毛髮成活率很高,壞死的機會很小。由於組織破壞少,故移植的痕跡小,癒合後無植株瘢痕形成。該法經國外近年來實踐治療男性型禿髮,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法的另1個特點是微毛囊組織株與單毛囊移植相結合,分次完成。前額髮際大約由3排移植成形,隨後廣泛切開,再作微毛組織株移植,逐漸變密,接近正常毛髮密度,待頭髮長到一定長度時可達到最大理想效果。供髮部位主要為枕部和耳後,如需要量多時,也可在顳部鑽取。環鑽鑽取後的圓洞,可間斷縫合。因頭皮具有彈性,且供髮部位仍留有大量未鑽走的毛髮,能起遮蓋作用,一般看不到明顯痕跡。

  術前先剪短頭髮,保留2毫米長的髮茬,以便看清頭髮生長的方向。作好患者前額髮際線及單株和微株移植的設計,可用美蘭或龍膽紫按設計劃線。一般單毛囊移植沿前額髮際線有3~4排即可。單毛囊移植後即可大範圍隙縫切開,作微毛株移植。其設計間距約3毫米~4毫米,行距約4毫米。各排以頭頂為中心,略呈彎曲的弧形排列。每1次手術植入的數量,單毛囊移植應為1~2排,植入約100~150個毛囊。棱形微毛株隙縫移植至少要鑽取30~40處,分成120~160微株植入。視禿髮面積大小,要達到滿意的美容效果,1個患者大約需作2~4次手術。單毛囊需植入共約300~500個,微毛組織株共植入約400~600株不等。第2~4次手術都是在第1次手術基礎上加密植入或擴大移植範圍。每次手術間隔2~3個月。

  手術麻醉可用1%普魯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內加適量0.1%腎上腺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必要時可加頸叢及眶上神經阻滯麻醉。少數移植範圍較大者,可進行靜脈複合麻醉並加適當的局麻。用直徑4.5毫米的環鑽,沿該處毛髮生長方向鑽取,深度約達帽狀腱膜上的皮下脂肪層,完整地取出圓柱狀毛囊組織放入無菌生理鹽水中待分離。取材處壓迫止血,然後間斷縫合,再適當加壓包紮。用眼科小組織剪先把組織塊底部多餘的脂肪組織剪掉,但要小心地保護毛囊、毛球和毛乳頭組織,不能使其受到損傷。再將每個圓柱狀組織塊分成單毛囊或少數為雙毛囊,數目多少視手術設計需要而定。另外將取出的圓柱狀組織塊十字剪開成4個小的棱形微組織株,用於隙縫切開移植。單或雙毛囊及微棱形組織株分離後即可進行植入。麻醉後先用18號針頭順毛髮自然生長方向及角度刺人頭皮,保留約15分鐘後取出針頭,把已分離好的單毛囊和少部分雙毛囊植入該針孔中,適當壓迫止血。在大範圍隙縫切開移植處,先用手術刀片以頭頂為中心,順頭皮毛細血管網分佈方向呈放射狀切開,隙縫內塞入已浸泡在含0.1%腎上腺素的生理鹽水的小紗布條,用以止血和撐開切口,保留約15~30分鐘後取出,即可植入棱形微組織株。植入應順毛髮自然生長方向,與頭皮夾角為45°左右。整個植入過程完成,充分止血,用滅菌凡士林紗布及乾紗布覆蓋,適當加壓固定包紮。術後必須口服或注射適當的抗生素5~7天,以防止感染,提高成活率。同時口服1~2種抗組織胺藥,以減輕組織水腫。手術後5~7天拆線後暴露,任其自然生長。術後約1個月左右,開始從毛囊處長出新髮。新生長毛髮長到理想長度,約需8個月左右。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