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地處渭河上游,甘肅中部。秦設隴西郡,漢置襄武縣,素有"鞏昌雄鎮"之稱。占地面積2400平方公里,人口48.8萬,可耕地面積162萬畝。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物產豐富,是千年藥鄉。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中藥材品種豐富,境內盛產100多種中藥材,黨參、黃耆、當歸等20多種道地中藥材暢銷海內外,是全國著名的
"黃耆之鄉"。
40多年來,隴西縣順應天時、立足市場、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常抓不懈,使隴西逐漸發展成為西北藥材的生產中心。今年,全縣種植黨參、黃耆、當歸等各類中藥材24.1萬畝,建成了四大藥材基地,即:
‧以首陽鎮為中心,輻射雙泉、柯寨、渭河、雪山鄉的6萬畝黃(紅)耆基地;
‧以菜子鎮為中心,輻射碧岩、雪山、寶風、昌谷鄉的5萬畝大黃、當歸基地;
‧以馬河鎮為中心,輻射通安驛、雲田、權家灣、宏偉等鄉(鎮)的3萬畝柴胡基地;
‧以福星鎮為中心,輻射北山、西北山的5萬畝黨參、板蘭根基地。三個藥圃園引馴各類藥材68種,豐富了中藥材品種資源。
中藥材種苗業拉長了產業鏈條,使隴西成為西北中藥材種苗繁育中心。在南山區與川水區的菜子、雪山、碧岩、首陽和北川的馬河建成了6萬畝種苗繁育基地,年繁育種苗5000噸,主供西北各省並銷往西南、華中地區。
中藥材加工業蓬勃發展,現有加工企業40家,加工點1548個,年加工藥材10000噸,產值1.2億元,各類產品暢銷東南沿海並出口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東南亞、西歐、北美等國家,提高了附加值,初步形成西北中藥材加工中心。
隴西是西北藥材的銷售中心,有號稱"西北藥都"的文峰藥市和"西北第一藥材大市"的首陽藥市,經營品種600多個,年吞吐量15萬噸,成交額5億多元,首陽藥市被稱為全國黨參行情的"晴雨錶"。
隴西區位優越,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先進,文蜂藥市與全國各大藥市聯網,各類資訊準確快捷地彙集進來,發佈出去,是西北中藥材的資訊服務中心。
中藥材產業年創產值3.24億元,創農民純收入1.34億元,成為城鄉經濟新的增長點。
今後,隴西縣中藥材產業將按照"穩定面積、科技增效、加工增值、品牌立業"的總體思路,確立隴西西北中藥材產銷中心的地位,重點做好標準化基地建設,精深加工,拓展銷售市場,強化配套服務四篇文章,使中藥材產業真正成為富民興縣的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