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公眾論壇
淺談“虛不受補”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虛不受補”之說,即患者體虛,而不能接受補藥之謂也。細析之,體虛有陰、陽、氣、血之不同,又五臟均有陰陽,而虛者以腎陰(亦稱真陰)不足為主也。腎陰乃人體津液之根本,有濡養臟腑的作用,可影響其他臟腑之陰,所以古人說“一陰虛而諸陰俱虛”也。真陰不足日久可表現為陰虛、血虛、更兼氣虛,或陰陽俱虛等複雜證象。治療大法雖云“虛則補之”,但溫熱藥均不能接受,藥性略溫,即感“上火”而出現熱象,此熱藥重傷其陰之故。
如虛不受補之體,又患虛性腎病,則桂附等溫熱藥不可用(用少量以引火歸元者例外),只可用平補、清補之品,如生地、天冬、麥冬、石斛等,緩緩調補之。又患脾胃病虛不受補之體,如人參、黨參均不可用,經濟條件好者用西洋參,條件差者可用太子參;白朮較燥,可用焦白朮;扁豆健脾,嫌其空氣,改用扁豆花,其他亦多用花,如佛手花、厚朴花、玫瑰花等。四物湯為常用補血名方,但熟地粘膩而滯膈,白芍酸寒而傷胃,川芎易上行頭目,故四物湯不可用,而以功兼四物之丹參代之。又鮮藥治此類病,更為適宜,如鮮麥冬、鮮生地、鮮蘆根、鮮茅根、鮮杷葉、鮮荷葉、鮮竹葉、鮮藿香、鮮佩蘭等,療效顯著,而又氣味清香,患者亦喜服用也。如胃腎陰虛,而現食欲不振,口渴,氣逆等症,用鮮石斛以清養胃腎之陰,能立增食欲。又如黃精、玉竹,二藥功用近
似,能“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潤心肺”(《本草從新》),則四季均可用之,而無弊也。
治慢性病用藥之量宜輕,服藥見效後,逐漸加大藥量,此治病之必然法則。治療虛不受補之人,更當如此。現過去名家醫案之用藥量甚輕,而收效理想者可知。如有些慢性病患者,初服藥見效,稍久則效反不著,皆開始即全力以赴,以後無增援餘地之弊也。
以上淺談,乃先師李稚余老大夫治療虛不受補患者用藥之大略,然患者虛不受補之程度及症情各異,吾人當師其意,而臨證靈活用之可也。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