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中藥防治哮喘的免疫學機理研究進展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中藥防治哮喘的免疫學機理研究進展

田正鑑 陳 瑞
(湖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武漢430061)

  近年來,支氣管哮喘發病機理的研究已聚集到氣道變應性炎症(AAI)上,這種炎症主要由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參與,與哮喘遺傳基因、T淋巴細胞亞群平衡失調、某些轉錄因子(NF-KB等)、細胞因子(IL-5、IL-4、IFN-γ、GM-CSF)、粘附分子(ICAM-1、VCAM-1等)參與以及嗜酸粒細胞活化、募集、凋亡,肥大細胞脫顆粒等方面密切相關。中醫藥防治哮喘的不斷深入研究是我國研究哮喘的特色之一,不論是平喘單味藥(或單味藥提取物),還是複方在免疫學研究領域漸漸集中到針對AAI上,較全面地涉及到以上諸環節。本文簡要從單味藥、複方兩方面,按中醫理論分類,闡述中藥對哮喘防治免疫學機理的研究。

1‧單味藥研究
  對單味中藥的研究已遠遠衝破傳統平喘中藥的束縛,如麻黃、紫蘇子、杏仁、桑白皮、葶藶子等藥物研究甚少,目前主要是根據哮喘的發病機制,結合中藥的有效成分的切實功效,選用藥物進行研究。

1‧1社風平喘藥
  地龍是此類藥物的代表。傅氏通過對地龍液即刻平喘的實驗研究,發現該藥對大白鼠支氣管哮喘發作有即刻平喘療效,並認為其機理是:
  (1)抑制大白鼠的PCA(被動度膚過敏反應),穩定肥大細胞膜,從而抑制了介質的釋放。
  (2)能部分對抗組織胺所致的脈鼠哮喘及離體氣管片痙攣。

1‧2理氣平喘藥
  厚朴是日本常用平喘方柴朴湯的主藥,具有下氣平喘之功,密氏等動物實驗證明,厚朴主要成分厚朴酚可以通過抑制肝勻漿中11-輕基類固醇脫氫而升高強的松的血藥濃度,從而達到消除或緩解氣道炎症的作用。另外,疏肝理氣的柴胡能降低哮喘體內IgE水平,其提取物柴胡皂 可抑制炎性細胞的粘附而平喘。鬱金能夠抑制炎性細胞釋放炎性介質而平喘。

1‧3清熱平喘藥
  黃芩是清肺熱的首選藥,其主要成分為黃芩 和黃芩素,研究發現該藥可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減輕或消除氣道變應性炎症而緩解哮喘症狀。

1‧4社風除濕平喘藥
  雷公藤是目前平喘中藥研究最熱門的藥物之一,該藥的提取物有雷公藤內脂醇、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總 、雷公藤多 、雷公藤紅素等,經實驗研究均顯示出較好的平喘療效,其機理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
  (1)降低哮喘豚鼠氣道高反應性,並抑制EOS的活化;
  (2)誘導哮喘CD4,CD8。T細胞凋亡,且與地塞米松有相似作用。
  (3)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活化及IL-5、IL-3和GM-CSFmRNA的表達。

  當然,還有很多單味中藥能有效降低哮喘患者lgE水平,如甘草、生地黃等,抑制炎性細胞釋放炎性介質,如麻黃、細辛、五味子等,但對它們的實驗研究均不甚深入。另外,還有一類中藥,如茵陳,傳統中醫認為該藥並無直接平喘之效,但其提取物濱蒿內脂(Sco)能通過抑制組織胺(His)誘發的豚鼠氣管平滑肌依內鈣性收縮而達到很好的平喘療效。

不難看出,單味平喘中藥的免疫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平喘中藥提取成分的研究上,這樣不僅能提高療效,而且還能與國際接軌,深化研究。但是,很多提取成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離臨床應用仍有一定距離,且療效很少能夠與糖皮質激素相媲美者,這樣就指導著單味藥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尋找更有效的中藥。
  (2)盡量克服其毒副作用。
  (3)組方以減毒增效。

2‧中藥復方研究
2‧1溫肺化痰平喘法
  小青龍湯為代表方。李氏等通過觀察小青龍湯藥物血清凍乾粉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細胞(PMC)脫顆粒和組織胺釋放的影響,發現該方對PMC脫顆粒和組織胺釋放有明顯抑制作用,認為小青龍湯抗過敏作用與抑制PMC釋放過敏介質-組織胺有關,另外,該方還能通過上調大鼠肺組織中糖皮質激素受體(GCR)、β受體(βCR)水平而達到緩解氣道炎症與氣道痙攣的作用。溫陽散寒合劑(咳喘落)乃上海吳氏經驗方,主要由麻黃、制附子、細辛、桃仁等組成,具有溫陽散寒、化痰平喘之功效,其免疫學機理有以下幾點:
  (1)明顯降低血栓素B2,(TXB2)、白三烯(C3、C4).6-Keto-PGF1a等炎性介質含量,顯著減少哮喘琢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細胞數
  (2)降低哮喘脈鼠血漿中IL1-4含量至正常水平。
  (3)其固本機理可能是提高哮喘時GCR的數量。
  (4)抑制免疫細胞產生IL-5,調節局部和整體 IL-5含量,抑制嗜酸粒細胞氣道內募集及其炎性介質和毒性顆粒蛋白的釋放,從而發揮抗氣道炎症的作用。
  (5)同時降低哮喘大鼠肺組織中IL-4、IL-5基因轉錄,減少其生物合成,進而抑制嗜酸粒細胞的募集、活化。

2‧2清肺化痰平喘法
  定喘湯為代表方。陳氏等通過對該方的研究,發現該方能抑制IV型變態反應。而哮喘的發作除與I型變態反應有關外,還與III、IV型變態反應有關,所以推測定喘湯平喘的機制為抑制IV型變態反應。另外,麻杏石甘湯可降低哮喘體內IgE的含量,還能抑制炎性細胞釋放炎性介質。

2‧3調肝理肺平喘法
  武氏哮喘寧,主要由防風、鉤藤、白芍、前胡、法半夏等組成,是調肝理肺的驗方。研究表明, 該方通過以下3點免疫學機制而平喘:
  (1)抑制EOS、T淋巴細胞的活化及其釋放炎性介質和炎性細胞因子。
  (2)抑制FT的活性,從而抑制或阻斷了與其相關的多種炎性介質的合成和釋放。
  (3)免疫調節作用。武氏。調肝理肺法另一代表方芩夏止哮顆粒,動物實驗表明,該方平喘作用既與其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關,又和抑制I型變態反應來抑制過敏性介質的釋放有關。

2‧4滌痰祛平喘法
  洪氏經驗方蠲哮片,主要由葶藶子、青皮、陳皮、牡荊子、大黃等組成,具有瀉肺除壅、滌痰袪瘀、利氣平喘之功,研究表明,該方可有效降低豚鼠血清IgE含量而緩解哮喘症狀。單純活血化瘀法的研究也很深入。王氏等通過對上海丹參片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研究,發現該藥有抗過敏、穩定肥大細胞細胞膜、抑制其脫顆粒和介質釋放、抑制漿細胞產生IgE,提高機體補體C3及IgG作用。

2‧5補肺固本平喘法
  錢氏經驗方補肺定喘丸,由黃耆、白朮、黨參、麥冬、百部等補肺氣、益肺陰藥物組成,研究表明,該方具有內源性干擾素誘生作用和促進誘生作用,明顯提高患者體內血清干擾素活性水平,提高機體特異和非特異免疫反應效應及調控免疫系統功能的活性,維護機體免疫功能的穩定和動態平衡,增強機體防病和抗病能力。阮氏等對平喘固本湯研究發現,該方能明顯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數和吞噬指數,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2.6健脾益氣法
  李氏等補脾益氣驗方"復方抗敏靈"(黃耆、白朮、大棗、防風等),該方能抑制大鼠BALF中TNF-a及ET-1的升高,而TNF-a。是哮喘過程中的重要啟動因子之一,是氣道強有力的刺激劑,可誘導一系列細胞因子產生,ET-1是迄今發現的作用最強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劑,所以該方對哮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7補腎納氣法
  目前對該法的研究相對較少,以前對溫陽片(附子、生地黃、熟地黃、山藥、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等)研究發現,該方能提高抑制性T細胞功能,然而並未見深入研究的報導。

3‧討論
  通過以上止哮平喘各法的免疫學研究可以看出:雖然各法所選指標有差異,但是,從研究結果中發現補法主要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瀉法主要是抑制某些免疫指標,補瀉兼施則起雙向調節作用。

  以上研究也使我們不難發現,中藥在防治哮喘的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如中藥單方主要針對哮喘發作期,復方的優勢應集中在治療哮喘的緩解期。然而,以上絕大部分實驗的動物模型,所選免疫學指標並未嚴格區分是發作期還是緩解期,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的價值。中藥平喘是多靶點、多環節起作用,然而根據中醫理論,各方藥應有各自側重的作用靶點,如同平喘西藥分為茶鹼類、受體激動劑、抗膽鹼能藥物、糖皮質激素等等有所作用的側重點。但以上研究未能顯示出這一特點,未能深入證實中醫辨證平喘的意義,從而表現出一些重復、盲目的研究。
摘錄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1年7月 第8卷 第7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