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藥市簡介 醫藥行情 藥市動態 產銷分析 文章搜尋
 

產銷分析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市場行情 > 產銷分析 > 产销分析

浅析牛蒡子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多年价低市疲的牛蒡子,近段时间来走动不断加快,价格接连攀升,进而成为冷清药市中的一个亮点。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牛子等,为菊科草本植物。该品具有散风热、清肺、解毒、透疹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及风热疮疹、小儿麻疹等症,是中医常用中药材品种之一,全国年用量大约在1000吨左右。从近十多年来的走势来看,该品可谓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1987年,由于当时农作物价格普遍看好,价格不起眼的牛蒡子渐渐被农民疏远,种植不断减少,至1990年,随着市场库存消耗渐薄,该品价格开始慢慢复苏,由4~5元(千克价,下同)升为5~6元。当时的价格仍没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数量依旧微乎其微。1991年,产区遭受严重干旱,无论是野生或是家种的牛蒡子都严重减产,供求矛盾更趋突出,价格再续上升,由年初的6~7元升为9~10元。

  价格的上升引起了部分农民的关注,种植面积得到了相应的增多,但由于该品一年的产量有限,二年后才是产量高峰,1992年牛蒡子市场依旧货紧,价格再度攀升为17~18元,农民种植牛蒡子如获白金,亩产效益均在万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大增,从而为该品价滑埋下了伏笔。

  1993年该品产新应市后价格一路下滑,分别由17~19元落为15~16元、12~13元、10~11元、7~8元,至1994年价格跌入谷底2~3元。由于价格较低,生产厂家大量购进牛蒡子作生产原料,该品价格又略有上升。1995年该品价格一般在3~5元之间运行。1996年走势基本与1995年相同。1997年厂家收购的货量增多,价格再次微浮,由4~5元升为5~5.5元。价格接连出现转机,一些药商误认为该品商机又到,便不失时机地吸纳大货,1998年初,价格被拉升为7~8元,怎奈该品库存丰厚,持货商见一时难销,纷纷抛货,价格又落为4~5元。望着上升无力的牛蒡子,药农再次对种植牛蒡子失去信心,种植不断减少。

  进入2000年,牛蒡子家种萎缩已十分严重,而野生资源受天气干旱影响,产量大减,部分药商因此再度关注该品种,受市场“人气”拉动,价格又升为6~7元,由于各用药 单位仍有以前部分库存,导致销势不强劲,市场走动又慢慢转缓,价格略有微滑,由6~7元落为5~6元。2001、2002年该品价格依旧没有多大变化,价格多在5~7元间运行。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