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 Free Web Tracker and Counter

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藥市簡介 醫藥行情 藥市動態 產銷分析 文章搜尋
 

產銷分析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市場行情 > 產銷分析 > 产销分析

北方地產藥材走勢預測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自去年秋末冬初地產藥材產新上市以來,我們對一些常規大宗品種的產新情況,其中包括種植面積、產量、質量、加工情況(出口加工、內需加工)、購銷情況(上市量、需求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就以安國為主的北方藥材今後的行情走勢作一預測,謹供藥界同仁參考:

懷牛膝 
  安國所引種的懷牛膝,其質量不及河南品地道,頭肥二肥很少,大部分為平條或統貨,但單產及總產大大高於河南,在供應國內廠家、醫院及各市場需求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2001年牛膝產新上市,折合乾品每公斤(下同)4元,藥市成交火爆,大部分為本地飲片加工戶囤積,亦有出口商入手,從牛膝產新至春節前,個子上市量大減,而求購商殷切,促使市場價格升為5元。預計今春牛膝將繼續走快,廠家及加工商吃進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市場供應趨緊。
  牛膝去年在6~7月份升為5.5元,當時已錯過了春播季節,農民只好趕種夏播,而夏播牛膝幾乎不能打籽,這對今春的播種面積起到了一定的阻礙。雖然牛膝經濟收入頻豐(畝產200公斤,單價4元,半年收入800元),農民想擴種而籽種不能多求,這也直接影響了今年的播種面積及產量。所以,可以預測牛膝在新貨上市前,行情始終向好,到秋後產新也不會出現濫市。

板藍根
  2001年下半年,板藍根可說是購銷兩旺,大貨不斷被廠家消化。其中最重要原因:
1、北方接二連三發生流感,使板藍根需用量大增。
2、人群發生大範圍流感的同時,家禽也屢次遭到病毒襲擊,故獸藥廠、飼料廠紛紛投料板藍根、一些次品被這些廠家派上用場,雖如此板藍根行情卻波動不大。而產新後市場受新貨衝擊,價格下挫0.2~0.3元。由此說明板藍根的舊庫存相當龐大,而新貨呢?雖然以前傳統的種植區,所產板藍根品質佳、含量高,是廠家投料的首選地道藥材,但因近三年來,板藍根市價始終在3元上下,畝產只有150~200公斤,藥農缺乏積極性。2001年安國地產板藍根總計不超過50噸,而一些次產區,如內蒙、東北都有相當規模發展,因那裏閒散土地多,承包費低,畝產量200~300公斤,每畝收入達幾百元。
  今春板藍根行情將相對穩定在3元左右,6~7月份淡季來臨時,行情可能下跌為2.5元左右。

北沙參
  北沙參有三個主產區——山東、內蒙和河北安國。山東及內蒙所產大部分供出口。安國所產沙參數量比山東、內蒙兩地總產還多,在供應國內市場及廠家需求方面起著主導作用。
  去年沙參產新前市場價格始終在5~6元之間,行情相對穩定。藥農手中尚有一定舊庫存,產新後大批新貨上市,行情由5~6元跌為4~5元。
  節前安國無商家入手囤積,藥農手中新舊庫存兼有,估計沙參不會再跌價,更不會濫市。以後市場的機遇則在於:藥農因手中新舊貨都有,可能縮減種植面積,商家因種植減少,而積極入手囤積。

黃耆
  去年黃耆產新,統貨曾跌為2.5~3元,時間不長。市價便反彈為4~5元,其主要原因:
1、去年的黃耆種植面積比往年大增,故產新時無人收購。
2、情況出乎人們的預料,雖然種植面積增加了,但單產大幅下降,只有往年50%~60%,黃耆經銷商、飲片加工戶趕緊入手,這是造成黃耆後期反彈的主要因素。
  今春及以後的黃耆走勢將如何呢?往年黃耆經營戶產新後都會囤積一定數量的大貨,而今年他們手中存貨寥寥無幾。農民手中雖還有存貨,但眾商均想入手囤積;另外,南韓進口力度不減,其多數深入產地收購加工。

祁白芷
  2001年安國的白芷種植面積比2000年增加了20~30%,秋後產新上市貨豐價格2元運行平穩,全國各產區大多呈產新價揚勢態。白芷產新前期因貨含潮量大,少有商家收購,隨著產新後乾貨上市量增多,同時白芷銷售比前期亦加快,外銷的白芷80%被亳州客商調走,預計有300多噸,雖然如此,農民手中存貨尚豐,每逢大小集市白芷上市量不減,階格始終為1.8~2.2元。隨著夏季的來臨,銷售旺季已過,由於該品難保管、易蟲蛀、走油變色,預計行情將呈市疲價滑之勢。

紫苑
  2001年秋產新後,安國市場成交頻繁,不斷有廠家、商家收購。2000年的紫苑曾達到4.5~5元,刺激了種植積極性,故2001年栽種面積有所擴大,上市量比往年增加2~3成。但自產新以來,市場並沒有因貨多而銷慢價落,而是貨多銷快,價格堅挺。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全國其他產區沒有規模,質量低下,數量甚微;
二是需量增加,現市場成交價統貨2.8~3.2元,水洗品4~4.5元。目前市場無人為囤積,全部為廠家使用購進,但農民手中還有部分存貨。
三是易管易種,農民投入少,有積極性。

祁菊花
  因2001年3~4月份價格低迷(5~6元),農民大部分棄菊種樹種糧,栽種面積大減,產新貨少而價揚。去年全市栽種面積預計1500畝,總產量160~180噸,而往年最低銷量為500噸上下,因而供需缺口很大,市場價格產新前為10元,產新後速升為15元,現上市量明顯減少,農民為了趕行情(七八成乾貨13~14元)大部分已銷完,只有少數種植戶、小商小販還有少量存貨,年前外銷比前期已明顯加快,(因前期無乾貨)。伴隨著銷量高峰期
的來臨,其後市將呈貨源緊缺步步攀高之勢。

荊芥及荊芥穗
  安國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主產區,所產荊芥穗除供全國需求外,還出口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各國。
  去年荊芥種植面積銳減,產量大降,粗略統計:全市2001年種植面積500畝左右,產荊芥350噸,芥穗70噸,而往年的銷售情況是荊芥800~1000噸,芥穗250~300噸。該品有明顯的供需缺口,故去年荊芥產新時眾商搶購市價暴漲。現荊芥咀2~2.5元,芥穗13~15元。
  隨著用藥旺季來臨,銷量將會加快,價會繼續走高。
註:摘自中藥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