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醫藥新聞 活動看板 歷史電子報 文章搜尋
 

醫藥新聞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新聞 > 大陸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這種臉色多是肝病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人們常說“氣得臉都綠了”,其實,綠色和青色是很接近的,即臉色發青的意思。
  那麼臉色發青和肝臟有什麼聯繫呢?這要從中醫五色說起。
  中醫認為面色分為常色和病色兩大類。常色即指健康人面部的常見色澤,比如白種人天生就是白皮膚,而我們黃種人生來就是黃皮膚,而且是黃中透著粉紅,並且明亮潤澤而含蓄。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精神充旺、氣血平和的表現。當然了,這種膚色是可以隨著客觀發生變化的,比如天冷面色稍白些,酒後臉色發紅等。但這些改變都是生理範圍之內的,是正常的。
  除了以上這些常色外,人體在疾病狀態下面部的色澤就是病色了。病色主要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分別代表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疾病。正常情況下,這五種顏色是不會顯露出來的,但正是五臟的病變而使得五臟所主之色不再含蓄,而明顯地顯露在了臉上。
  比較典型的是:形容一個人營養狀況不良,我們常用的形容詞是“面黃肌瘦”,就是指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功能不佳所致的病容。而青色既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肝生理功能異常,使得肝臟本色上露於面部所致。大家要注意了,我們這裡的五臟疾病不可與西醫的五個器官的疾病相等同。即不僅僅是真的患有肝病的人才會有面色的異常,中醫認為,只要是肝臟的生理功能受到了影響,就會出現病色。比如一個人總易生氣,導致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發生異常,久之會臉色發青。當然,真正有肝病的患者也會有臉色發青的表現。比如各種原因導致的肝硬化,到後期由於累積腎臟而導致患者臉色黧黑。
  所以,如果發現臉色發青,那就表明中醫“肝病”的小尾巴露出來了!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