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醫藥新聞 活動看板 歷史電子報 文章搜尋
 

醫藥新聞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新聞 > 醫藥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雪山隧道緊急醫療救護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雪山隧道已於(6月16日)日通車。為健全長隧道事故安全應變機制,於通車之前,衛生署已與臺北縣市、宜蘭縣政府及交通部共同舉辦多次緊急醫療救護演練,並配合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訂定之「國道五號雪山隧道公路事故暨整體防救災應變計畫」與各緊急醫療救護應變單位完成各項指揮、協調及整備作業。

  衛生署表示,台灣地區緊急醫療網已建置十餘年,加上近年來交通網建置密佈,民眾就醫可近性已大幅提昇。雪山隧道為國家重大建設,亦為世界第五長之隧道,為加強長隧道事故安全應變,北、宜二端的緊急醫療網業已嚴陣以待,如不幸發生交通意外傷亡事故,隧道兩端之急救責任醫院醫療團隊最快可於15分鐘內到達,於隧道口成立醫療站,並啟動大量傷病患緊急救護應變機制,轄區內各急救責任醫院亦將配合指揮官之調度,提供後續之緊急醫療支援。

  至於燒傷病人的醫療照護問題,衛生署表示,並非所有燒燙傷病人均需入住燒傷病房,一般的醫院均具有即時初步處理燒傷病人,穩定期生命徵象之能力。屬中、重度燒傷等病況較嚴重的病人,方需燒傷病房之照護,基於資源的有效利用,緊急醫療救護體系會將病人轉診至適當的醫院接受治療。雪山隧道通車後,如第一線急救責任醫院有燒傷病人需後續治療,可快速將病人轉至其他具燒傷病房之醫院。衛生署也將繼續推動輔導各轄區急救責任醫院,充實相關緊急醫療救護設施與人力,以強化對隧道安全事故之應變能力。

  衛生署也呼籲民眾,配合雪山隧道通車之交通規定,安全駕駛,以降低意外事故發生。緊急醫療體系業已密切配合交通監控,隨時可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以保障國人健康安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