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如何診斷脾腎陽虛感冒?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腎陽虛,衛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的功能減低,故易感風寒而形成脾腎陽虛外感症候。衛陽失護,風寒外襲,則見惡寒重而發熱輕。風寒束表,肺氣失宣,則見鼻塞流清涕,或見咳嗽痰稀薄;寒性凝滯,主收引,衛陽被遏,則無汗;脾腎陽虛,風寒外束,經氣不舒,則頭身冷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陽虛,則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腰為腎之府,命門火衰,則腰酸膝冷,並倦臥畏寒;肺主呼氣,腎主吸氣。腎陽虛不能納氣,則氣逆而喘,動則尤甚。腎氣不固,氣化不足,則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多。真陽虛弱,男子見陽萎,女子帶下清稀。脾陽不振,水穀不化,腎陽不溫運脾,則見大便溏瀉。舌脈亦見陽虛不溫兼有表寒之象。

  主症:a、惡寒發熱,寒重熱輕,鼻塞流清涕;b、頭身冷痛,四肢不溫;c、腰酸膝冷;d、神疲倦臥。

  次症:a、無汗,咳嗽痰稀薄,或氣逆而喘,動則尤甚;b、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頗多或大便搪泄;c、男子陽痿,女子帶下清稀。

  舌脈:舌體胖嫩,舌質淡,或有紅痕,苔白滑;脈滯遲細,弱或浮大無力。

  凡具備主症a、b、c、d及典型舌脈,或主症a、c、d及典型舌脈者,或主症a及次症b和典型舌脈,或主症a、b及次症c和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感冒病之脾腎陽虛證。

脾陽虛證、腎陽虛證與脾腎陽虛證

  就陽虛而言,多見於心、脾、腎三經。但外感病的陽虛證,主要見於脾腎二經。脾為氣母,脾陽虛則肺氣不足,故易受風寒之侵;腎為腰酸膝冷,並倦臥畏寒;肺主呼氣,腎主吸氣。腎陽虛不能納氣,則氣逆而喘,動則尤甚。腎氣不固,氣化不足,則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多。真陽虛弱,男子見陽萎,女子帶下清稀。脾陽不振,水穀不化,腎陽不溫運脾,則見大便溏瀉。舌脈亦見陽虛不溫兼有表寒之象。

  主症:a、惡寒發熱,寒重熱輕,鼻塞流清涕;b、頭身冷痛,四肢不溫;c、腰酸膝冷;d、神疲倦臥。

  次症:a、無汗,咳嗽痰稀薄,或氣逆而喘,動則尤甚;b、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頗多或大便搪泄;c、男子陽痿,女子帶下清稀。

  舌脈:舌體胖嫩,舌質淡,或有紅痕,苔白滑;脈滯遲細,弱或浮大無力。

  凡具備主症a、b、c、d及典型舌脈,或主症a、c、d及典型舌脈者,或主症a及次症b和典型舌脈,或主症a、b及次症c和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感冒病之脾腎陽虛證。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