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利水滲濕藥─車前子 附:車前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車前子是車前科多年生植物車前的種子。自生於路旁及田野。葉自宿根叢生,呈長卵形,有顯著的葉脈數條;在春天抽花莖,到夏天開白色或淡紫色小花,呈穗狀花序。因為古人看見它大都生長在車輛經過的道路旁邊,所以取名車前。車前的種子呈黃褐色,比芝麻小,叫車前子;全草叫車前草,也可作藥用。
〔功用簡說〕車前子有利尿作用,能滲利水濕、清泄濕熱,它的利尿作用比澤瀉強,並且有鎮咳、祛痰及明目的功效。常應用於水腫、小便淋瀝不爽利、尿道澀痛以及小便黃色而理少、腹瀉等症;又可治咳嗽多痰及眼紅腫痛、怕光流淚等症。
車前草有利尿、滲利水濕、鎮咳、祛痰等功效,可適用於水腫、小便不爽利、腹瀉及咳嗽多痰等症。
〔藥材形狀〕本品多呈略扁的類三角形,細小,長1—2mm,寬約lmm。表面棕褐色,放大後可見腹面中央有灰白色的點狀疤痕。水煮後發粘。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肝、腎、肺經。
〔化學成分〕車前子含車前子酸(planteno1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及膽鹼等。尚含脂肪油、維生素A樣物質及B。
〔一般用量〕車前子4.5-9克,布袋包煎。車前草9-15克,煎服。新鮮的劑量可酌加。
〔單方介紹〕治因飲食不慎引起的腹瀉:可採摘新鮮車前草30克,用清水洗淨,加水二碗,煮以汁一碗,分三次服。如無新鮮的,可用乾燥的車前草15克加水煎服,但新鮮的功效較好。
〔生境分佈〕車前及平車前均生於平原、山坡、路旁、田埂陰濕處或溪旁。分佈遍全國。
〔採製〕於夏、秋二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果穗,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