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膽石症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膽石症包括膽囊、總膽管及肝內膽管結石。膽結石按其成分常分為:(1)混合結石,主要由膽色素、膽固醇、鈣鹽等組成,其大小不一,顏色多樣。(2)膽紅素結石,主要由膽紅素、鈣等組成,其體積較小,數量較多,有時呈泥沙狀,顏色呈棕紅色。(3)膽固醇結石,主要由膽固醇構成,其體積較大,顏色呈黃白色。

  引起膽石症的主要原因,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膽道感染,代謝障礙,神經機能紊亂和膽汁鬱積等綜合因素。中國醫學認為,本病與肝鬱氣滯,飲食不節及外感濕熱有關。

  膽石症的主要臨床表現:膽囊結石一般不產生絞痛。常有上腹或右上腹飽脹感,噯氣,腹脹等,進食油膩食物後更加顯著,膽囊炎結石者因平滑肌痙攣而產生膽絞痛,多在飽餐或進高脂餐後數小時內發作,開始多為上腹部持續性鈍痛,以後陣發性加劇,患者常坐臥不安、彎腰、打滾、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膽絞痛後可出現輕度黃疸及發熱。總膽管結石,多引起膽管梗阻和感染,出現膽絞痛、波動性黃疸、寒顫和發熱等。

  膽石症的刮痧治療方法 :  
(1)刮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由膝部內側的曲泉和陰陵泉穴處,沿小腿內側向下經地機、三陰交等穴,刮至太沖穴處(見圖1示);刮足少陽膽經:由陽陵泉穴處沿小腿外側向下,經膽囊點、懸鐘等穴,刮至丘墟穴處(見圖3示)。
(2)刮足太陽膀胱經:由背部膈俞穴處沿脊柱兩側經肝俞、膽俞、脾俞刮至胃俞穴8處(見圖2示)。刮督脈:由大椎穴處沿後正中線刮至至陽穴處(見圖2示)。
(3)刮足厥陰肝經之募穴期門穴處及是少陽膽經之募穴日月穴處(見圖1示);刮任脈:由胸前膻中穴處沿前正中線向下,經巨闕刮至中脘穴處(見圖1示)。

  注意事項:
(1)刮痧可明顯緩解膽石症症狀,在按療程持續治療的同時,可配合消炎利膽排石的中西藥物綜合治療。
(2)飲食有節,少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C和維生素K等。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
(3)膽石症嚴重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