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認識中藥

湯藥煎煮方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湯藥煎煮方法
火的使用:
火的強弱與湯劑質量有密切的關係。火力過強藥液溫度增高,溶出速度加快,水分蒸發得快,芳香揮發性有效成分易隨水蒸汽揮發掉;而根、莖、甲殼、礦石類質地堅硬的藥物,煎煮時間過短藥材成分不易充分煎出,且容易燒焦;火力過弱則溫度較低,不易使藥物有效成分煎出。正確使用火力對湯劑的質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後改用文火,以增加煎出效果並減少水分的蒸發量。
  
煎煮時間:
(1)輕煎劑型一般為解表劑,方劑中含有多種花、莖、葉、芳香易揮發類及受熱易破壞的藥物,如薄荷、蔥白、紅豆蔻、砂仁、石菖蒲、蘇葉、佩蘭、藿香、桂枝、蘇合香、乳香、沒藥、杏仁等易揮發的藥物,受熱易破壞的藥物如鉤藤、大黃等。應待其他藥物煎沸後15~20分鐘,再加入上藥用文火煎沸5~10分鐘即可。
(2)中煎劑型一般為健脾祛濕類藥物,此類藥物為根、根莖、木質,質地疏鬆易煎出有效成分,例如當歸、白芍、白朮、生地、天花粉、茯苓、豬苓、萊菔根、神曲、枳實等。先用武火煎沸後改用中火,第一次煎煮時間為25~30分鐘,第二次煎煮時間為20~30分鐘為妥。
(3)重煎劑型一般常為滋補藥。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第一次煮沸40~50分鐘左右,第二次煮沸30~40分鐘左右為妥。
  
煎煮次數:
根據一般習慣與經驗每劑湯藥煎煮2~3次為宜,藥物煎煮次數應按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煎煮前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對煎煮有利。
(高樹林;司樹民 / 中國中醫藥報)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