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防治感冒

中醫怎樣辨證治療產後感冒?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中醫怎樣辨證治療產後感冒?
  俗話說"產前多火熱,產後多虛寒"。因為產婦在分娩時耗損氣血,元氣虛弱,衛外之氣不固,致使腠理不密,抵抗力下降,在氣候突變情況下,風邪乘虛而入,易發生感冒。表現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表證。臨床表現同一般感冒相似,但發病的體質狀態不同,此為血虛體質兼有外感風邪。治療原則為養血解表。對於產後外感的辨證,應當注意風寒、風熱的鑒別。

(1)外感風寒流 
主要症狀: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自汗或無汗、咳嗽、舌苔薄,脈細或者浮芤。
治療原則:養血辛溫解表。
選用方劑:
1荊防四物湯(荊芥、防風、當歸、川芎、熟地、白芍)。荊芥、防風辛溫解表散寒,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四物湯養血補血。用於產後血虛外感風寒無汗者。如荊芥發汗力強,可換用葛根。
2桂枝四物湯(當歸、熟地、川芎、炒白芍、桂枝、灸甘草)。桂枝湯解肌和營衛,四物湯養血。適用於血虛外感風寒表虛有汗者。隨證加減-頭痛加羌活、白芷;鼻塞加蒼耳子;咳嗽痰白加陳皮、半夏、杏仁、炒萊菔子;有食滯者加炒萊菔子、神麴、麥芽。
3蔥白七味飲(蔥白連根鬚、生地、葛根、麥冬、豆豉、生薑)。蔥白解表邪,生地滋陰血,配以葛根、豆豉、生薑助蔥白發汗解表,麥冬助生地養血益陰。此方適用於血虛外感,凡產後、失血、證屬血虛陰虧復感外邪者均可應用。

(2)外感風熱
主要症狀:微惡風寒、發熱頭痛、咳嗽、口乾渴、咽痛、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療原則:養血辛涼解表。
選用方劑:
1四物湯加銀翹散(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加銀花、連翹、蘆根、淡豆豉、桔梗、淡竹葉、牛蒡子、薄荷、荊芥穗、生甘草),或加桑菊飲(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桔梗、生甘草、蘆根)。
2四物湯加小柴胡湯(柴胡、半夏、甘草、人參、黃芩、生薑、大棗)。用於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等少陽症時。
3四物湯合藿香正氣湯(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陳皮、半夏、製厚朴、桔梗、灸甘草)。用於炎夏盛暑季節,濕邪當令,產婦體胖,平時嗜膏梁厚味,外感濕邪,內有停滯者。
4三仁湯(生苡仁、杏仁、白蔻仁、厚朴、竹葉、通草、滑石、薑半夏)。用於屬濕熱者,症見午後低熱,舌苔黃膩。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