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暑濕之氣盛,而濕邪困脾,易阻礙脾胃之陽氣;
二是夏季人們吃寒涼食品多,而寒涼傷胃;
三是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致使致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
有鑒於此,夏天必須重視保護脾胃功能,故應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主要如下:
白扁豆:味甘、性平,功能健脾和胃,常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減少、便溏腹瀉、白帶多、反胃等症。
糯米:味甘、性溫,古稱元米、江米。功能溫補脾胃,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體弱。此外,本品又長於益氣,對於氣虛所致的自汗、妊娠腰腹墜脹、勞傷後氣短乏力等症,有一定功效。
太子參: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味甘、性平,其補氣作用近似人參、黨參,但效力較差。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自汗、氣短等症。此外,由於本品的生津作用勝於補氣,常用於氣陰不足之症,如氣短乏力、咽乾等。
白朮:味甘、苦,性溫,功能健脾益氣,常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後腹脹,食少、便溏、四肢無力等症。此外,亦可燥濕健脾,對於脾虛濕停所致的腹瀉、嘔吐、浮腫、胃脘脹滿等症療效較好。
甘草:味甘、性平,功能健脾益胃,對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飲食減少、倦怠乏力、四肢無力等症有較好療效。同時,本品又可補益心氣,可用於心虛所致的心悸怔忡、氣短、脈結代等症。另外還能清熱解毒,若與滑石、青黛同用,共研細末,每次用五公克沖服,或每日一劑煎服,能治療暑熱所致的口渴、口舌生瘡、目赤、咽痛等;若與綠豆同用水煎服,可解多種藥物中毒。
用中成藥補益脾胃,可用人參健脾丸。本品開胃健脾,對由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胸腹脹滿、大便溏瀉有良效。若夏季食欲不振、脘腹脹悶者,可服用枳朮丸。本丸以白朮為主,用以健脾燥濕,以提高脾的運化功能。輔以枳實破氣消積除脹,使氣滯消除,胃的功能得以恢復,這樣,一補一消,補而不滯氣,消而不傷正,使之成為健脾和胃的良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