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藥膳食療 > 食療
如何吃出好肌膚?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有些人感到自己狀態不夠好,就猛抹保養霜化妝品。其實,肌膚的狀態不佳,主要與飲食 有關係。找出自己肌膚的類型,試著從改善飲食做起,進而調整情緒,適當美容,對你的肌膚是有好處的。
油炸豆腐型皮膚
症狀:妝容易脫落,肌理粗糙,毛孔粗大,臉頭髮容易分泌油脂,以紙擦之沾油多。
診斷:臉紋理多而明顯,且像油炸豆腐般容易出油的人多半缺乏維生素B族。維生素B2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幫助細胞再生,是肌膚、指甲和毛髮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若缺乏還會造成嘴唇乾裂、口角炎,因此又稱為"皮膚的維生素"。
來源: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牛奶、奶酪等乳製品;蘑菇等蕈類及豆類;以及甘藍菜、 番茄、香蕉、蛋、動物臟腑等。
柿餅型皮膚
症狀:皮膚乾燥,胃腸消化功能衰弱,嗓子動輒嘶啞,頭髮脫屑多,口渴飲水量多。
診斷:多因維生素A不足引起。缺乏時,容易引起腸胃障礙、皮膚開裂、頭髮乾燥、鼻喉不適。此外,視力也會大受影響,嚴重時會發生夜盲症、眼睛有異物感、淚液缺乏。
來源:食物中的南瓜、胡蘿蔔、韭菜、芹菜、奶油及動物肝臟等,皆富含維生素A。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若與油一起攝取,會提高吸收率。嚴重時,應配合服用維生素A藥丸、魚肝油等。
梅子幹型皮膚
症狀:週邊眼角過早出現小皺紋及鬆弛現象。此外,肩膀僵硬,手腳也常冷冷的。
診斷:多半因維生素E缺乏引起。缺乏維生素E,不單有皺紋,也會出現老化現象,血液迴圈退化,必要的營養無法傳送到有關組織器官。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機體的老化。因此,維生素E被稱為"保持青春的維生素"。
來源:維生素E可從秋刀魚、雪魚、雞肉、堅果類及芝麻中獲得。另外,植物油及人造奶油中也有,但不要攝取過量,以免熱量過高。若一餐中有芝麻、乾果,只要再補充新鮮青菜和沙拉,維生素E就夠了。
芝麻煎餅型皮膚
症狀:皮膚像芝麻煎餅一樣,不是這斑就是那點,除了表面症狀之外,還容易感冒和感到壓力。
診斷:此型的臉多半因維生素C不足而起,黑斑及雀斑乃黑色素沈著造成。維生素C具有防止色素沈著的作用。另外,因疲勞而引起的激素水平失調,也是造成斑點的原因。
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攝食過量,多餘部分會排出,故一天攝取100毫克便足夠。關鍵是持之以恒。維生素C怕熱,烹調時應儘量縮短加熱時間。
來源: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如花椰菜、青椒、芹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以及具耐熱性質的馬鈴薯;水果中的草莓、檸檬、柑橙、大棗等,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
馬鈴薯型皮膚
症狀:皮膚缺乏光澤,不容易上妝,面無血色,輕度貧血,體力不佳,容易疲勞。
診斷:多半因鐵質不足。鐵質是血液中血紅素構成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會使身體出現缺氧狀態。身體缺氧除了容易疲勞、頭暈、頭痛、臉色蒼白、肌膚缺少光澤之外,人看起來也比實際年齡要老得多。
來源:補充鐵質可進食富含鐵質的蛤蜊、蜆等貝類和牛肉、動物肝、海帶、芝麻等。動物性食物一般含鐵質較多,同時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又稱"紅色維生素",有助於糾正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