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瀉下藥─甘遂 附:大戟、芫花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甘遂是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塊根。大戟是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紅芽大戟(紅大戟、俗稱紅毛大戟)和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戟(京大戟)的根。芫花是瑞香科灌木植物,藥用花蕾。

〔功用簡說〕甘遂、大戟、芫花三藥的功用近似,都是峻下逐水藥,適用於水腫、胸腹積水及痰涎壅滯、胸悶氣急等症。

  生甘遂毒性較大,只能外用,必須製過後始可內服。上海地區用豆腐(每10斤甘遂用5斤豆腐)同煮,叫製甘遂;有些地區用醋拌勻同炒,叫醋甘遂。

  大戟有兩種,臨床上常用紅大戟,除瀉下作用外,又有消腫散結的功效,適用於瘰癧、痰核等症;京大戟毒性較大,瀉下作用較猛烈,故臨床應用不多。

  芫花除瀉下作用外,還有祛痰止咳作用,可用於咳嗽、痰多。氣喘等症。還可解毒殺蟲。

〔性味歸經〕甘遂─苦、寒,歸肺、腎、大腸經;紅大戟─苦、寒,有小毒,歸肺、脾、腎經;芫花─苦、辛、寒,有毒,歸肺、脾、腎經。

〔一般用量〕1.5-3克,煎服。如研粉吞服,製甘遂每次0.5-1克,芫花每次0.5-0.6克,每天1次。入煎劑作用比較緩和,研粉吞服則作用較強,必須慎用。孕婦忌用。以上三藥如內服,一般不宜和甘草同用。

〔使用注意〕本品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痛,有時可能會引起血尿。孕婦、心臟衰弱、體弱者忌用。

  據《新藥學》1972年11月號報導,治小便不通,用生甘遂9克研細末,加麵粉適量及少許冰片,再加溫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於中極穴(在腹正中線肚臍下4寸),方圓約2寸,一般30分鐘後即可能小便通利,無效時可繼續使用或再加熱敷,療效更速。

  據《中華外科雜誌》1959年10月號報導,用芫花,甘草各9克,加水2000毫升,煎湯趁溫洗浴凍瘡,有一定效果(編者使用後,感到此方治凍瘡未破潰者較好,有消腫、止癢的功效)。




  更多與【瀉下藥─甘遂 附:大戟、芫花】相關的主題
  • 十八反歌訣
  • 穴位貼敷——呼吸系統病的冬病夏治
  • 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適宜發展的主要藥用植物
  • 有毒性的中草藥
  • 妊娠期禁服哪些中藥
  • 孕婦應禁用、慎用哪些中藥
  • 孕婦禁用的中藥
  • 中藥的副作用
  • 夏季時可"冬病夏治"
  • 中藥炮製理論
  • "藥引"--中藥的"導遊"
  • 腰背部常用穴─肺俞(膀胱經)
  • 中藥製藥工藝
  • 常用中藥分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