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清熱藥─虎耳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清熱藥─虎耳草
  虎耳草是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如荷葉而小,所以別名叫石荷葉。在台灣別名錦耳草、金線吊芙蓉、金錢吊芙蓉。江、浙地區俗稱金絲荷葉。葉上密生毛茸,在夏天葉叢中抽出花莖,開白色小花,花瓣有五片,三小二大。此草很易生長,喜生於陰濕地方。可種植在庭院或盆內,以便隨時取用;平時可供玩賞。藥用全草。

〔功用簡說〕虎耳草有清熱、涼血、解毒等功效,內服適用於肺癰、咳吐腥膿痰,可用鮮草30克,配合鮮銀花藤60克(或乾品30克),加水煎取汁,分2次服,每日1劑;外用將鮮葉搗汁滴耳內治中耳炎、耳內流膿水、腫脹疼痛、有解毒、消腫的功效。

〔一般用量〕9-15克,鮮品加倍,煎服。外用適量。

〔單方介紹〕治中耳炎、耳內流膿水、腫脹疼痛:可採新鮮的虎耳草莖、葉,用冷開水洗淨,搗爛,用消毒紗布濾取汁,滴入患者的耳內,每天3-4次。每天採新鮮的應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