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便秘防治

四國專家指出便秘誤區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便秘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每年至少有250萬人因為便秘而求醫,這方面的醫療費用更是高達數億美元。在日前新出版的《美國腸胃病學期刊》上,刊登了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斯特凡教授與來自美國、英國、義大利的專家撰寫的《關於習慣性便秘的誤解與迷思》一文。文章指出:關於成人便秘的普遍認識和一貫治療方法中,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一 應該多攝入纖維
  人們總是根深蒂固地認為,缺乏纖維素是導致便秘的罪魁禍首。因此,增加飲食中纖維素的含量,也是很多醫生給習慣性便秘患者的首要建議。但斯特凡教授說,雖然纖維素確實能提高大便的數量和排便頻率,但低纖維飲食不是便秘的原因。研究表明,只有20%的病人能通過攝取纖維素(比如芹菜)受益,還有人會因為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導致病情惡化。

  誤區二 多喝水有利排便
  長期以來,大家都相信多喝水能夠緩解便秘。但專家們認為,雖然大便中水分的變化會導致大便稠度改變,但這些小變化與本身發生在腸道內的流體交換總量相比,可算是微不足道。除非便秘患者存在脫水迹象,否則多喝水可以說是一點用也沒有。

  誤區三 缺乏運動導致便秘
  還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缺乏運動也可導致便秘。但是斯特凡教授等專家發現,對老年便秘患者而言,多運動可能有助於病情的改善。但如果是患有嚴重習慣性便秘的年輕人,運動是起不了作用的。

  誤區四 月經期間容易便秘
  與人們通常想的不一樣,月經期間的內分泌變化對便秘的影響也不大。
  斯特凡教授分析,以前人們可能發現,便秘在15~45歲的女性中最為普遍,所以會產生這種想法。事實上,只有懷孕期間那種較大程度的激素變化才可能引起便秘。

  誤區五 吃藥會有依賴性
  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專業醫生,都會擔心常年吃藥治療習慣性便秘有副作用。人們害怕通便藥會使人上癮,並產生耐藥性;還有人說,藥物的刺激性會增加便秘患者患直腸癌的風險。

  文章中說,除了極其嚴重的便秘患者,大部分人不會產生對通便藥的耐藥性,並且有充分證據顯示,通便藥的刺激性與直腸癌無關。

  斯特凡教授表示:習慣性便秘肯定不舒服,但絕沒有危險,通過用藥來緩解便秘症狀也是安全的,但要遵從醫囑。

選自《中國中醫藥報》/鍾 青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