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的灌流量受微循環的灌注壓及微循環血流阻力的影響。當微循環灌注壓降低,微循環血流阻力增加時,微循環灌流量減少;當微循環灌注壓增加,微循環血流阻力降低時,則微循環灌流量增加。
(1)微循環灌注壓的改變
微循環灌注壓是微循環血液流動的動力,受心輸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響,而心輸出量的多少取決於心臟泵血能力和回心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受小動脈、微動脈等阻力血管的舒縮情況的影響,而阻力血管的舒縮受神經體液因素的調節。急性心臟泵功能衰竭(如急性心肌梗塞)失血、嚴重脫水和容量血管擴張使回心血量減少;阻力血管明顯擴張使外周阻力顯著降低時,都會導致微循環灌注壓顯著降低,從而使微循環灌流量顯著減少。
(2)微循環血流阻力的改變
微循環灌流量和微循環血流阻力成反比。微動脈、後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的舒縮狀態,控制著微循環"前閘門",從而控制著微循環的灌入量。當微動脈、後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收縮,毛細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環灌入量顯著減少,致微循環缺血。微靜脈的舒縮狀態亦控制著微循環的"後閘門",也就是控制著微循環的流出量。當微靜脈收縮時,後閘門關閉,毛細血管阻力增大,微循環中血液流出量顯著減少,微循環中血液淤滯,阻止了動脈血液的灌入,使微循環淤血。血漿中水分滲出也增多,使血液濃縮,血液粘調度增大;血細胞相互聚積或粘附於血管壁;血細胞變形能力降低,使血流速度減慢,同樣使血液流動阻力增大,微循環灌流量減少。
張景岳工作室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彙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