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補血的中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1、人參
          人參浸膏使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增加,且可減輕幅射對造血系統的損害。貧血患者和從事幅射性工作的人員,隔日服人參1克(含服較好),如有失眠、血壓升高者則停用。


        2、 當歸
          有補血活血作用,治療貧血可用當歸補血湯(當歸身、黃耆),或當歸與雞血藤合用;亦可用當歸芍藥散及四物湯加阿膠應用;筆者用當歸、黨參、阿膠(烊化)煮汁沖服紫河車粉,對缺鐵性、營養性貧血有一定的療效。


        3、 阿膠
          用驢皮煉成,可使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明顯升高;動物實驗,認為補血作用優於鐵劑。用生血片(胎盤粉、皂礬、海螵蛸、肉桂、阿膠組成)治療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每次2片,日3次,治療100例,總有效率達86%。(遼寧中醫(1)19,1997)。或用阿膠與當歸、熟地、黨參、桂圓肉、枸杞子每日煎服,作者在實踐中,認為治療肝腎陰虛型貧血有效。


        4、 雞血藤
          內含易吸收、生物利用率大的鐵劑。單用100~200克配雞蛋黃3只,每日燉服;或用再障方(雞血藤、首烏、熟地、丹皮、五爪龍、地稔、茯苓、白朮、當歸、阿膠)治療再障性貧血有效(原中山醫學院方)。


        5、 枸杞子
          具有增強造血功能、減輕免疫抑制劑對造血系統的損害;從事幅射性工作人員可常用枸杞子燉雞吃;對精血不足的貧血,可服杞菊地黃丸。


        6、 黨參
          黨參浸膏、粉劑、煎劑均可明顯增高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用補血湯(黨參、雞血藤、當歸、白芍、熟地)可治各類型貧血。


        7、 鹿茸
          用20%鹿茸酒,每次10毫升,1日3次,對脾腎陽虛型的貧血、再障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症狀有效;亦可用它與人參配成參茸丸治老年陽虛性貧血。


          補血中藥還有皂礬、首烏、黑木耳、紫河車及食品中的動物血、骨髓、肝、蛋黃等。在應用時最好與益氣、健脾、補腎藥辨證應用;老人貧血原因複雜,且對鐵劑難耐受(腸骨反應),用中藥治療較適應。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