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小兒遺尿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小兒遺尿,又稱尿床,是指3歲以上小兒不能控制排尿,在睡眠中,經常不知不覺的將小便尿在床上一種疾病。由於小兒過度疲勞,偶而出現的尿床現象,屬正常情況,不作疾病論處。

  引起小兒遺尿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少數是由於脊柱裂、大腦發育不全或蟯蟲病所致,大多數則與精神因素有關,如突然受驚,過度疲勞等。本病患兒一般睡眠較深,且不喚醒。

  中國醫學認為,本病主要與腎、肺、肝、脾四臟及膀胱等有關。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1)下元虛寒,腎氣不足
  由於小兒腎氣不足,下元虛冷,不能溫食膀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閉藏失職,不能制約水道所致。症見經常睡中遺尿,多則一夜數次,醒後方知,伴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肢涼怕冷,下肢無力,腰膝酸軟,智力較差,小便清長,舌質較淡,脈沉細。
(2)脾肺氣虛,膀胱失約
  由於肺氣虛弱,治節不行,氣虛下陷,不能固攝,則決讀失司,膀胱不約,津液不藏;脾氣虛弱,不能散津於肺,水無所制;脾肺氣虛,則上虛不能制下,下虛不能上承,使水道失約所致。主要表現為睡中遺尿,尿頻而量少,兼見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質淡,脈少力。
(3)肝經濕熱,火熱內迫
  肝經濕熱鬱結,熱鬱火化,迫注膀胱所致。症見:遺尿量少,尿味腥臊,尿黃,平時性情急躁,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小兒遺尿的刮痧治療方法:
(1)刮督脈:由百會穴處沿後正中向下,經大椎、身柱、至陽、命門、腰陽關等穴,刮至腰俞穴處(見圖2示)。
(2)刮足太陽膀胱經:由大杼穴處沿脊柱兩側經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氣海俞、關元俞等穴,刮至次髎穴處(見圖2示)。
(3)刮任脈:由膻中穴處沿前正中線向下,經巨闕、中脘、氣海、關元等穴,刮至中極穴處(見圖1示)。
(4)刮足三陰經:由陰陵泉、曲泉穴處沿小腿內側向下,經地機、三陰交、復溜、太溪、大鍾等穴,刮至太沖穴處(見圖3示)。
(5)刮手太陰肺:由尺澤穴處沿前臂前外側,經孔最、列缺等穴,刮太淵穴處(見圖1示);刮手少陰心經之通里、神門等穴處(見圖1示)。

  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本病效果較好,可按療程堅持治療,同時,可配合耳壓、中藥、貼穴、中西藥物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
(2)教育小兒養成按時排尿的習慣,睡前控制飲水、排空小便,積極鼓勵患兒消除自卑和怕羞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