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瀉下藥─大黃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大黃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莖及乾燥根。由於本品的根莖呈黃棕色,故叫做大黃;它的瀉下攻積作用很猛,因此又有將軍的稱號,而以四川出產的比較著名,所以又名叫川軍;另外因它的根莖部有斑紋,故別名叫錦紋。

〔功用簡說〕大黃有苦味,是種寒性瀉下藥,具有瀉下通便、瀉火解毒、清化濕熱、攻積滯、祛瘀血及止血等功效,適用於大便秘結、食積、熱癤瘡毒、口瘡、風火赤眼、熱性痢疾、黃疸及損傷瘀血、皮肉青腫等症。又可用於胃出血。

  本品生用瀉下力量較強,蒸製後則瀉下作用減弱。

〔一般用量〕1.5-9克,煎服。如研末吞服,須用小量。如用它瀉下通便、攻積滯及止血,必須生用。且不宜久煮;如用它清化濕熱、祛瘀血,可用熟大黃(即用生大黃以黃酒拌勻,放在蒸籠內蒸黑製過的,又稱製大黃)。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單方介紹〕治成人便秘:可用生大黃1克,研末吞服。孕婦忌用,婦女在月經期內或哺乳期內亦不宜服用;身體衰弱的人也不宜用。

  據報導,大黃能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脆性,能減少創面體液外滲,並有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等作用,故可用於出血性疾患及水火燙傷;大黃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鍵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還有抗癌作用;大黃有降低血壓及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解毒、祛瘀、止血等多種功效,故近年在臨床上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常用於急性膽囊炎、膽石症、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蘭尾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病毒性肝炎等多種病症。


  更多與【瀉下藥─大黃】相關的主題
  • 大黃甘草湯臨床用處多
  • 中藥煎〝糊了〞不能服用
  • 西寧大黃
  • 中藥炮製理論
  • 我國古代著名的減肥中藥方劑有哪些?
  • 治療便秘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 中醫治療嘔血
  • 幾種常見中藥材偽品的簡易識別法
  • 治療便秘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 大黃破釜沈舟治急症
  • 大黃栽培
  • 方劑的常和變
  • 明目益壽決明子
  • 肥胖人如何根據自我感覺(症狀)選用常用中藥來減肥?
  • 涼膈散善清頭面之火
  • 夏季話排石
  • 中醫外治老年前列腺增生
  • 表裏雙解法應用於哪種感冒?
  • 內服外敷治腮腺炎
  • 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適宜發展的主要藥用植物
  • 瀉下藥
  • 減肥的單味中草藥有哪些?
  • 黃連素外治新用途
  • 中草藥能夠降低血脂
  • 半夏瀉心湯治口腔潰瘍效佳
  • 中藥煎煮前需要清洗嗎?
  • 生菜果汁的製法
  • 便秘的針灸療法(四)
  • 肥胖人肩部、腋部脂肪堆積,並有疼痛能治療嗎?
  • 腦梗塞的分型辨治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醫治療
  • 要用酒炮製的中藥
  • 暑熱鼻衄小驗方
  • 炮製的方法
  • 升降浮沈在臨床上的應用
  • 降火
  • 如何治療功能性便秘?
  • 清熱藥─紅藤
  • 牙痛分虛實 中醫巧辨治
  • 千年藥鄉--甘肅定西
  • 七厘散外治新用
  • 湯藥煎煮方法
  • 外治暑痱
  • 中藥外治陽痿數則
  • 中藥的名稱
  • 中醫治療咯血
  • 治療貧血疾病宜用的方劑與膳食
  • 方劑的組成
  • 彝醫治療哮喘
  • 讓中國中醫藥不再沈默
  • 膽石症奇方──黃胡六金湯
  • 認識中藥的名稱
  • 中醫治療咯血
  • 中醫治療便秘
  • 秦嶺北坡綠垠藥材開發保護區簡介
  • 孕婦感冒能不能服用中藥?
  • 龍 膽 草
  • 枇杷(附:枇杷葉、枇把花)的藥用價值
  • 五味的意義和作用
  • 溫陽通便話蓯蓉
  • 中醫治療便秘
  • 孕婦應禁用、慎用哪些中藥
  • 中藥是怎樣命名的
  • 又熱又癢的痱子
  • 孕婦禁用的中藥
  • 妊娠用藥禁忌
  • 方劑的組成
  • 中國各主要區域適宜發展的藥用植物
  • 補腎療傷骨碎補
  • 中國黃耆之鄉--隴西縣
  • 煎服中藥的特殊處理
  • 痤瘡的中醫分型治療
  • 辨治坐骨神經痛
  • 男性射精痛中醫有妙方
  • 外用良藥木芙蓉
  • 中藥的升降浮沈作用
  • 中醫減肥七法
  • 中西藥配伍有禁忌
  • 談中藥材的幾種傳統鑒別方法
  • 五臟病證的相關藥物
  • 中醫治療癲癇
  • 肥胖食療妙方
  • 中 藥 的 配 伍
  • 食用蘆薈當慎重
  • 促進透皮吸收的中藥
  • 膽囊炎與膽結石患者該怎麼吃?
  • 加味茵陳四苓湯


  •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