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身體與疾病
老人手抖腿顫是何因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生活中人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上年紀的老人雙手震顫,頭部也在不停地抖動,站立和步行時,兩腿也經常打顫,步態蹣跚不穩。於是他們感慨地說﹕“老了,腿腳不聽使喚了,不中用了。”不少人以為,這是人體衰老的必然現象,其實並非完全如此。
在醫學上,這叫做老年性震顫。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當老人有意識地將肢體保持於某種特定的姿勢或位置,或是剛剛做完一個動作後不久,震顫的表現往往特別明顯。嚴重時,身體的多個關節,如肘、肩、腕、膝、手指等部位都可出現顫抖,兩側輕重程度可不一致。頭部震顫較重者甚或可牽動下額、唇、舌等器官,以致於講話的聲音也受到影響。這些人每逢抬頭伸頸或集中注意力時,發抖可變得更加顯著。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吸煙、酗酒、勞累、疲乏、受涼之後,都能使顫抖加重。
老年性震顫的病變進展頗為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神經細胞老化或是腦內某些神經核團合成和釋放的神經遞質減少,引起肌肉收縮的異常以及由於腎上腺素分泌暫時增多,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並無直接的因果關系。
老年性震顫一般並不妨礙患者的日常起居,只會影響其完成精細動作,如穿針線、拿碗筷、寫字、用杯子喝水、刮鬍鬚等等,但一般無須特殊治療。病情較重者則可遵照醫囑,服用些安定鎮靜劑,如安寧、安定、苯巴比妥之類,以便使神經系統鎮靜。採用較大劑量的維生素B6,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還可配合應用營養神經和肌肉的藥品。中藥、針艾、按摩、理療,以及氣功對這種疾患也有一定療效。老年性震顫病人進行適當的活動,鍛煉身體,可改善神經及肌肉的新陳代謝,對病情的康復也有好處。
但須指出的是,有些老年人的震顫是屬於器質性的,這是由於動脈硬化症、中腦或小腦病變等多種疾病所致,需要及時請專科醫生和現代醫療診斷設備查明原因,妥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