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針灸按摩 > 經絡穴道

治疝氣要穴─阿 是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取穴法〕在各類疝囊突出部處取穴。

〔操作方法〕醋艾壓迫法。艾絨浸泡醋內備用,做成扁圓形直徑為1.5—2.5釐米紗球若干,2—5分硬幣若干、膠布等。

  操作時,先做疝氣突出處的皮膚消毒,疝內容物返納。然後將艾球壓於疝的突出部,加上紗球、硬幣後,用6×10釐米長方形膠布,橫拉緊壓迫,再用兩條1.5×12釐米膠布固定,斜、直疝用十字形拉緊固定,臍疝作橫拉緊固定。5—7日換艾球1次,5次為一療程。

〔適應症〕,小兒臍疝、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等。

〔釋義〕小腸疝氣是小腸脂膜突出臍中或陰囊中的病症。小腸脂膜突入臍中,使臍部突起,稱為“臍疝”,小腸脂膜突入陰囊,使小腹下部突起的稱為“股疝”、“狐疝”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等。

  小腸疝氣多為小兒先天發育不全,臍孔或腹股溝環孔未全閉合,留有環口。又因嬰幼兒啼哭叫擾過多,用力努掙等致使小腸脂膜突入臍中或陰囊中而成。中醫則責之於任脈與足厥陰肝經,認為多由中氣不足、升提無力或感受寒濕、氣血凝滯等因引起。

  選取阿是穴,可直接作用於患病部位。採用還納法,先使疝塊還納,此時應注意最好先熱敷局部,促使疝塊還納,再以手法還納。還納成功後,再以艾球壓於局部,外加以厚墊壓迫,這樣既可起到厚墊壓迫作用,幫助疝孔閉合,又可發揮醋艾的藥物滲透作用,可有活血散寒、溫經通絡、補益中氣、升提固脫的功效,加速疝孔閉合,防止復發,故而治療疝氣效果顯著。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