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便秘是一種症狀,像發熱一樣不屬於具體疾病,許多情況及疾病都可引起便秘。而且大多數人都曾有過便秘經歷,只不過因飲食調整和時間遷移,自己好了而已,下面是一些引起便秘的最常見原因。
(1)不良的飲食習慣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應歸為在飲食中缺乏大量蔬菜和含高纖維素食物如穀類、豆類,而以肉製品、甜點為主。研究已充分證明食物中纖維素可以增加糞便量,增加腸道蠕動,從而防止便秘發生。
(2)虛構性便秘
這亦很常見:原因是對正常便排次數的錯誤認識,有此人因不能每天排便,認為自己患有便秘,甚至有些開始服用瀉藥,而使自己依賴藥物,成為真正的便秘。
(3)結腸易激症候群(IBS)
因結腸易激症候群患者結腸常處在痙攣狀態下,而延遲排便進程導致便秘。
(4)不良的排便習慣
如果一個人經常抑制便意,就會形成便秘的惡性循環,有些人因為不願去公用廁所,有些人則是因為太忙,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便意會逐漸消失,隨之漸漸發展成便秘。
(5)濫用瀉藥
有些人動不動就用瀉藥幫助排便,這樣久而久之對瀉劑產生依賴和耐受,需要不斷加大劑量,最後腸道失去敏感性和功能,便秘形成和加重。
(6)旅遊
長途旅行常常引起便秘,這可能與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生活規律變化有關。
(7)內分泌紊亂
某些內分泌紊亂可引起便秘,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或低下。
(8)懷孕
懷孕是便秘的又一個常見原因,這有可能是因為子宮對腸道機械壓迫,另一部分是懷孕期間內分泌紊亂所致。
(9)肛裂與痔瘡
肛門部位的疼痛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使排便延遲。
(10)其他特殊疾病
許多疾病可引起全身組織病變,如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瘡;某些神經系統疾病或肌肉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中風等皆可伴有便秘。
(11)電解質丟失,低鉀血症
由於腎病引起的電解質丟失,嘔吐、腹瀉等引起的電解質紊亂,都可誘發便秘。
(12)機械性壓迫
瘢痕、炎症、腫瘤等可對腸管造成機械壓迫作用而引起便秘。
(13)神經系統損傷疾病,脊髓損傷(外傷或腫瘤壓迫),可因損害支配腸道神經而產生便秘、抑鬱。
(14)藥物
許多藥物可以引起便秘,包括鎮痛藥(特別是麻醉藥)、抗酸鋁製劑、解痙藥、抗抑鬱藥、鎮靜藥、補鐵劑、治療癲癇的抗驚厥藥。
(15)慢性腸道梗阻
盆底虛弱,如會陰下垂與直腸脫垂、腸套疊、腸扭轉、巨結腸症。
(16)精神作用
抑鬱、緊張、焦慮。
(17)腸道功能異常
(原發性慢性便秘,直腸肛腸矛盾運動)。
(18)盆底肌肉功能異常
恥骨直腸肌症候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