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小兒肌性斜頸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小兒肌性斜頸,是指患兒以頭向患側斜、前傾,顏面旋向健側為特徵的一種小兒病症。在臨床上,小兒斜頸除極個別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斜頸和頸部肌麻痹導致的神經性外,多數為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造成的肌性斜頸。
引起小兒肌性斜頸的病因:
目前,引起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多數人認為與分娩時一側胸鎖乳突肌因受產道或產鉗擠壓受傷出血,血腫機化形成攣縮所致;有人認為是由於分娩時胎兒頭位不正,阻礙一側胸鎖乳突肌血運供給,引起胸鎖乳突肌缺血性改變所致。還有人認為是由於胎兒在子宮內頭部向一側偏斜所致,而與分娩過程無關。
本病病理主要是患側胸鎖乳突肌發生纖維性攣縮,起初可見纖維細胞增生和肌纖維變性,最終全部為結締組織所代替。
小兒肌性斜頸的主要臨床表現:
頸部一側可發現有梭狀腫物,患側胸鎖乳突肌逐漸攣縮緊張,突出如條狀,患兒頭部向患側傾斜而顏面部旋向健側,久之會影響顏面部的發育,使顏面部不對稱。本病晚期可伴有代償性的胸椎側凸。
小兒肌性斜頸的刮痧治療方法:
本病的刮痧治療應以胸鎖乳突肌為重點進行刮痧治療。
(1)由耳後乳突處,沿胸鎖乳突肌的分布向前下方刮至胸鎖聯合處(見圖3示)。
(2)刮手陽明大腸經:由扶突穴處沿頸側部、肩背部、上肢後外側部經巨骨、肩髃、曲池、手三里等穴,刮至合谷穴處(見圖3示)。
(3)刮足少陽膽經:由風池穴沿頸項部刮至肩背部肩井穴處(見圖2示)。
注意事項:
(1)小兒肌性斜頸刮痧療效較好,應按療程進行刮痧治療,同時可配合熱敷、推拿等方法,以提高療效。
(2)家長可經常患側胸鎖乳突肌作被動牽拉伸展,采用與頭面畸形相反方向的動作加以矯正。
|